第481章 第一场雪(第3页)

  而棉袄棉裤,还是沈母新做的。

  这大半年,经过灵泉水和丹药的改造,沈卿卿又长了点个头,身体也明显发育了,以前的棉袄棉裤,穿上动一动都露出一小截胳膊。

  虽说沈卿卿空间里有羽绒服马甲之类,但入乡随俗,这厚实的棉袄棉裤不轻便,却极其暖和。

  再加上沈母又做了两副棉手套,还做了棉帽子,出去堆两个雪人,耳朵和手指头都不会冻得发冷。

  唯一让沈卿卿不满的是,穿上棉袄棉裤,包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小脸儿,活脱脱像个福娃娃……

  可沈家人和邬父却非常满意,生怕冻着沈卿卿。

  要不是邬父不大会针线活,恨不得给卿卿的棉袄棉裤里再多铺上二斤棉花。

  大雪纷飞,头天夜里停了雪,第二天又下了起来,以至于村里土路上的雪,越下越厚,以至于都没过了小腿肚子。

  然而,沈家的屋子和邬家的屋子却一片暖洋洋。

  这个年代,农村还没有暖气,唯一能取暖的工具就是烧煤炉子,或者是烧火炕。

  可煤球煤炭又是不是家家户户能买得起,除了公社分发的那些,根本就不够烧一整个冬天的。

  但沈家和邬家就没这个烦恼了。

  早在10月份,从县城往回拉红砖沙子和石灰时,沈卿卿就让邬毅找了煤贩子,混在沙袋子里,拉回村子,屯在地窖里了。

  天气刚转寒,邬毅又买回来几个新火炉子,给沈家和邬家都换新,又接上烟筒。

  以往,即便沈家有火炉子,也没那么多煤炭,基本上只有下大雪时,才会开始生火,烧煤时,也会掺着玉米棒子或是麦秸木柴,往往烧的屋子里烟熏火燎,很呛人。

  可今年不同了。

  有了钱,有了烧不完的煤炭,又换了新炉子,再也不担心冬天冷了。

  下雪的这几天,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烟筒都冒起了烟,即便是大房,沈卿卿也给大堂姐送去了两袋子煤炭。

  要不是怕大堂姐冻着,沈卿卿才懒得去管沈大娘是冷是热!

  只是,生起了炉子,烧起了煤炭,沈家三房的三叔沈文昌却上门了。

  以前,他是真不敢上门,怕气急了沈老太太,真让人拿棍子把他打出去。

  可是从上次聚集沈家人将沈小曼除名族谱后,奶奶对这个三儿子的态度,也没那么剑拔弩张了。

  沈卿卿猜想,大抵也是上次对付三婶,三叔还算听奶奶的话,没为了三婶与奶奶誓死为敌。

  她不论对错,只说所站的角度不同。

  起码三叔还不是彻底无药可救,尽管他为了自己的腿,最后还是给三婶喂了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