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沈家记事(一)


  今天,是沈月出嫁的日子。

  也是沈家最大的喜事之一。

  作为今天的主角,沈月在台上致词时,几乎是含泪说完所有的话。

  除了感谢父母,最要感谢的人就是小姑了。

  沈卿卿看着侄女落泪,忍不住将她揽进怀里,轻声安慰着。

  要说沈家大房,从沈建国去县城帮着妹妹,到能够独当一面,再到能够胜任厂长,最后成为子公司的总经理,一步步走过来,也是充满了艰辛。

  一方面要兼顾着大家和小家,一方面又要恶补学习文字知识,这让已经三十多岁几乎要到中年的男人,不可谓不身心疲惫。

  但身为家中长子,沈建国天生就有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认为这些都是自己必须要去承担的。

  事实上,这些年有他顾着家里,才能让沈建军和沈卿卿能够大展手脚,在商业上征战四方。

  而沈建强结婚后,就拉家带口的去了燕京,即便时常回来,也比不上大哥为家里的操劳。

  因此,等沈卿卿三兄妹事业有成时,最先要感谢敬重的就是大哥了。

  但凡大哥开口的事,三兄妹无一不答应,无一不听话。

  后来,县城提为市级,沈卿卿在市里的所有生意也得到了质的飞跃,大哥小家里的日子,也渐渐富裕起来。

  蒋梅在丈夫学习的时候,也没少下功夫去钻研,为的就是能帮到家里,为丈夫分担压力。

  等到丈夫成为总经理,她在子公司也担任起了财务方面的管理。

  不过,沈建国和蒋梅没再要过孩子。

  四个孩子,两儿两女,已经是为沈家开枝散叶了。

  连沈老太太也发话,绝对不能亏待了蒋梅这个大嫂。

  所以这些年,沈建强和沈建军,以及沈卿卿对大嫂也是极为尊敬。

  毕竟,最忙碌的那些年,老太太和沈父沈母的身体,都是她在照顾着。

  当然,有了沈卿卿的灵泉水和丹药,老太太和沈父沈母也很少生病,更未见老态。

  但沈卿卿也知道,大嫂最在意的还是四个孩子的教育,听大嫂提过一次,就直接联系燕京这边,将孩子们接过去上学念书。

  沈月和沈玉还好。

  即便到了燕京上学念书,也极为刻苦,连沈栋也对学习有种由衷的热爱。

  大抵是源于沈卿卿在家时的熏陶,让这三个孩子在对待学习的事情上,从不会惰懒,反而非常勤奋。

  唯独最小的儿子沈梁,跟三个姐弟恰恰相反,淘气调皮至极,好像天生反骨,爷爷奶奶和父母,谁说的话都不听,却极其喜欢小姑,又极其害怕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