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傲骨铁心

第138章 王五是冤枉的

 别人看到鳌拜都会尊称一声“中堂”或“少保”,可这巴哈纳见到鳌拜却是什么也不称,眼神之中甚至还有点蔑视。

 原因是如果没有四大辅臣制度,他巴哈纳就是大清朝的内阁首辅。

 官最大、权力最大的那个。

 虽说大清不同于前明,内阁首辅实际权力不如前明首辅。

 但巴哈纳除了是内阁首辅外,本人还兼着镶白旗满洲都统一职,且是太祖奴尔哈赤的侄子,三祖索长阿的曾孙,于宗室之中辈份极高。

 因此,巴哈纳本人有同鳌拜并肩甚至对抗的资本。

 事实上,巴哈纳就是鳌拜死对头苏克萨哈的支持者,如果真有苏克萨哈一党,巴哈纳于其中扮演的就是军师角色。

 按道理,这种人早被鳌拜除去了。

 这一个多月,燕京城中被冠以苏克萨哈党羽罪名被抓的官员足有好几百人。

 过去多尔衮兄弟得势时,八旗有“白色恐怖”一说。

 如今,随着鳌拜带领的两黄旗彻底压制两白旗,“白色恐怖”已然转为“黄色恐怖”。

 由此可见,鳌拜掀起的这场大狱株连了多少人。

 事实上,鳌拜的确想动巴哈纳,但没动得了。

 除了巴哈纳是宗室有名贤臣外,就是索尼那个老狐狸不支持鳌拜动他,再者鳌拜也想不到用什么合适的罪名动巴哈纳。

 毕竟,他鳌拜再是跋扈,骨子里还是忠于大清,忠于爱新觉罗的。

 做到他这個位子,很多事情也不是嘴一张就能办的,起码必须有一个“程序”。

 一个上上下下都交待得过去的罪名。

 巴哈纳没有小辫子被鳌拜抓,又是宗室贤臣,总不能污蔑他同苏克萨哈一样造反吧。

 内阁这一块是先帝顺治在时设立的,当时同前明内阁一样的运转,是大清的权力中心,如今虽然依旧运转,但权力实际被辅臣剥夺,故而巴哈纳对鳌拜的威胁不大。

 考虑影响,鳌拜也就没动巴哈纳。

 但巴哈纳带来的消息却把值房包括鳌拜在内的一众官员都给惊住了。

 台湾郑氏,一直是大清的心头大患。

 顺治时就屡屡招降过郑氏,皆未成功。

 康熙以来,清廷已经三次招降郑经,利用郑氏内讧机会许以漳、泉、潮、惠四府让郑经率部登岸,但郑经以“人众登岸安插难周”为由给予推辞。

 后清廷联合荷兰人组建清、荷联军攻下金、厦,郑经率部退至铜山,靖南王耿继茂同福建总督李率泰遣使赴铜山招抚,最终仍以郑经拒绝削发登岸而谈崩。

 未想过了一年郑经竟然又同意与大清议和!

 闽浙总督李率泰的折子写得很详细,说就“纳贡称臣、许其藩封,世守台湾”两大意见已与郑经达成一致,但在是否“削发”的问题上分歧较大。

 纳贡称臣显然是仿朝鲜事例,许其藩封、世守台湾则是仿平西、平南、靖南三王例。

 围绕这两大条件,李率泰及靖南王耿继茂已同郑经谈了半年,现在就缺最后东风,就是剃发了。

 李率泰不敢擅自答应郑经不剃发,故八百里加急上报,希望朝廷能给予决断。

 折子中虽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李率泰其实是想燕京同意郑氏不剃发的,毕竟直面郑氏威胁的就是他这个福建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