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傲骨铁心

第146章 此地不宜久留(第2页)

 说的也是事实,撤军在政治上的影响很坏。

 要知道大清这些年来之所以屡屡取得军事上的胜利,除了明朝势力不断内讧外,就是因为大清是以秋风扫落叶的速度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从而建立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完整统治体系。

 依靠这个体系以绝对的体量这才压死了南明小朝廷。

 完整统治体系的根源是什么?

 就是人心!

 人心在清,明朝就必死无疑。

 人心若突然反复,那地方士绅和那些读书人就会跟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结果就是完整的统治体系从内部出现缝隙,继而开始一块块的坍塌。

 犹如千里江堤,毁于蚁穴。

 就眼前局面来看,一旦大军解围撤走,那不仅是荆州一府完全动摇,而是湖北一省的动摇。

 这个风险,老张不能冒。

 后果,更是杰书承担不起的。

 毕竟,湖北眼下除了荆州外,还有西山贼,还有流民!

 地方统治体系除了襄阳、武昌、汉阳等地外,都在风雨飘摇中。

 一个不慎,这些地区都有可能沦陷。

 一座荆州城复叛是小事,可大半个湖北沦陷却是大事,能动摇大清万年江山社稷的大事!

 “局势若糜烂至此,这个后果你们谁来担!”

 说这话时,老张压根没正眼看脸色有些烫红的年轻帽子王,而是死死盯着湖广提督董学礼。

 他知道董学礼跟鳌拜一党私下有勾结,据闻鳌拜曾让人带话给董学礼,其若能平定荆州叛乱就接替他张长庚当总督。

 这事是真是假,老张没兴趣知道。

 但他有必要提醒董学礼擅自解围引发的后果是他这个提督扛不住的。

 真要大半个湖北糜烂,鳌拜也要杀你这个提督。

 董学礼没有说话,只是保持沉默。

 他提出撤军构建大包围圈计划是着眼于军事层面,及考虑当前实际困难,于撤军引发的政治影响以及系列后果却是不曾想过。

 因为,这些不是他这个武将考虑的事情。

 而且,总督大人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了。

 结果总督大人似看到他的心声,微哼一声道:“如果撤军,我问你们,谁敢保证叛军不会趁机出城攻击?撤军又如何个撤法,谁先撤,谁留下来垫后?万一撤军变成全面的大溃退,这个责任谁来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