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傲骨铁心

第180章 全尔忠孝之名(第3页)

 王五率部东征时就命马昌元领炮营大半留守荆州,只携带了不多的轻型小炮,原因就在于炮营更多是“死炮”,而非“活炮”。

 现在有了燕京送来的大量火炮和熟练炮手,王五当然要落实他的大炮兵计划,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将清军彻底赶出湖北,迫使龟缩在武昌的老张放弃“个人主张”,完全配合江北行动。

 老张之所以敢不鸟王五,所仗无非武昌比荆州更为坚固,而明军虽有水师但缺少攻城火炮,无法对武昌形成真正的威胁。

 如今明军鸟枪换炮,王五不信老张真有跟他梭哈到底的勇气。

 回师之前,王五决定拿下应城这座位于汉阳、安陆、德安三府间的交通要镇。

 也是顺手。

 先前已命徐霖率500骑兵佯攻应城,吓的城中清军不敢动弹,现调些炮去肯定能一举而下。

 拿下应城后留些兵马在此镇守,可以确保后方汉阳安全,让王五可以全心全意继续对付武昌的老张。

 应城是座小城,城中只有守军不到千人,明军没有火炮攻城城中能撑下去,火炮一至城墙立时就被轰塌。

 城破后,知县丁维栋自知无力回天,竟决定以死殉国,死前写下绝命书,并交待仆人他死后要将遗体放在县衙中堂呈正坐状态,等明军见过后才可以下葬。

 王五带人到县衙后发现已死的知县还穿着官服端坐在那,不由好奇。

 一旁仆人小心翼翼道:“县尊说城中百姓原本都是明朝子民,只因明朝无道这才成了大清子民,今将军兴复明室,理当善待子民。若有错,皆县尊一人之错。”

 这番话让王五想到当年吊死在煤山的崇祯帝,一时有些无语,又听那仆人说丁知县留有绝命书,便叫取来看。

 结果上面写的是“忠孝不能两全,身为臣子,志在必死。”

 将丁知县的绝命书放下后,王五问那仆人丁知县可有亲人于城中,又或附近。

 仆人不敢隐瞒,说县尊有一妾与一子就在应城,母与正妻、子女则在山东老家。

 王五听后点了点头,吩咐左右道:“将那妾与子押至正堂处死,并以我总统大将军名义张榜谕示各方,今后凡抗我大明天兵者,妻妾子女并高堂父母皆死,以全其忠孝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