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傲骨铁心

第228章 额驸当为李定国(第2页)

 “襄阳这边为北府,荆州那边为南府。北府以临国公李来亨为主,南府则以额驸为主。南北两府各安其事,彼此呼应。”

 汪士荣提醒王五,二十多年来明朝各派系败亡根本原因并非清军有多么能打,而是明军自身派系内耗太严重。

 就是忠贞营这边当年也有过内耗,甚至李过、高一功差点绑了永历朱由榔。

 忠贞营的荆州之役之所以惨败,也是因为被湖广总督何腾蛟背后捅刀缘故。

 李来亨又为何拒绝朝见永历?

 又为何不肯同文安之一起收复四川,同西营联合作战?

 过去历史的包袱太重,这些包袱在清廷压力下不会爆发,但一旦清廷压力减小,那些包袱就会不断涌出来,将好不容易有点起色的抗清大业再次拖向无底洞。

 那么一心想要抗清的王五,就得考虑把任何不利因素排除掉。

 不是忘恩负义,而是大势所趋。

 待汪士荣讲完,王五下意识说了句前世话:“照先生的意思是让我军就此分成两个方面军?”

 “方面军?”

 汪士荣怔了下才会意过来,点头道:“也可以这样理解。既然洪育鳌主攻,额驸无法阻止,那便分府于南主守。若北府无法建功,起码还有你这个南府依靠,不致全军覆没。”

 并建议既然额驸对忠贞营甚有感情,一直以来也扶持甚多,这次分府未免他人议论,索性将麾下非嫡系兵马尽数送于北府,如此一能显额府大义;

 二也能壮大北府,不使北府空有其名。

 “我军兵马有限,真若按先生所言分成两部,实力不就更加削弱?”

 王五觉得汪士荣这个提议有点不安好心,继而摇头道:“再说这南北分府与先前让出襄阳有何不同?”

 “看着差不多,实则大不同。”

 汪士荣轻笑一声,解释说单纯让出襄阳供忠贞营发展,表面上看是王五大仁大义,实则却是离心离德的表现。

 但在共奉明朝旗号下仿当年孙可望、李定国开东西两府,却是凝聚明军上下的一种绝妙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