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傲骨铁心

第248章 胡全才论成败(第2页)

 清军方面交还的三千多俘虏都是被掳去的忠贞营女眷,当这些衣衫褴褛看着无比凄惨的女人被清军当作牲畜一样一队队赶出来时,明军上下无不义愤填膺,若非王五同袁宗第竭力约束,恐怕就有将士提刀去和清军拼命了。

 王五这边依规定向哈克三交还六千多名在荆州被俘的绿营俘虏。

 当初在荆州搞来去自由发路条领路费回家政策,结果除不到万人的俘虏自愿加入明军,其余三万多俘虏都要求回家。

 因为要对俘虏进行甄别,到目前为止甄别完毕放走的有两万多人,余下排队甄别的还剩七八千人。

 王五却要向陕西方面交还一万四千多俘虏。

 无形之中多了几千缺口出来。

 无奈之下,不少拿了路条和路费走到半路的俘虏又被明军重新抓了起来。

 不少俘虏在知道他们要被交换给陕西方面后,一个个真是哭笑不得。

 自嘲说他们这是被明军卖了。

 事实的确是这样。

 但王五为人大方仁义,对广大绿营官兵也一直秉承友好政策,不想落个卖猪仔的坏名声,所以私下给这帮俘虏一人三两银子的私人补贴,并表示将来再被俘虏的话路条的作用可以加倍。

 就是原本持路条可以赦免一次,现在多加一次。

 又定了若干小政策。

 比如双方交战过程中带枪来投的如何如何,一个人来和拉一帮人来如何如何。

 超级加倍的意思。

 有先前良好的信用为基础,总之,皆大欢喜。

 第一批交接双方的重要人物肯定不在交换名单中。

 王五手中的贝勒董额和辅国公特尔亲等满洲亲贵,这会被安排在宜城,享受的待遇比王五都好。

 除了女人没有,其它都有。

 种种优待无疑给这帮满洲亲贵释放了一个大大信号——落在五爷手里,吃香的喝辣的。

 与此同时,也给满洲亲贵们一种错觉——荆州王耀武并非真心要反,实是鳌拜逼迫太甚!

 不过王五却在第一批俘虏中,释放了在襄阳被俘的湖北巡抚胡全才和襄阳知府上官仪等25名官员。

 俘虏交换没有任何仪式,就是清军这边出多少人,明军那边出双倍。

 双方隔河交接,除了女人的喜极而泣声,男人均是沉默。

 “活着胜过一切。”

 王五对身边抱紧双拳双眼通红的皖国公世子刘亨如此说道。

 见识过清军如何对待根据地军民的刘亨,自然知道这话的意思。

 于这些落入清军之手的女眷而言,凌辱本就不值一提。

 能活着回来,真就胜过这人世间的一切。

 袁宗第这边安排人员将换回来的女眷安置在保康县城,确保她们不挨饿,之后再分批将她们送到襄阳和宜城各地安置。

 有丈夫的寻丈夫,有儿子的寻儿子,有亲人的寻亲人,什么都没有的便由帅府重新为她们选配丈夫。

 这也是顺营的惯例。

 乱世之中,能有口饭吃,有个可以依靠的男人,已然是女人最大的奢望。

 情啊爱的,不值一文。

 想到自己部下也有大批光棍,王五便请袁帅安置时考虑下南府,有可能的话分些女眷给南府。

 毕竟七千多己方俘虏就有六千多女人。

 袁宗第自是答应。

 因为人数太多,一时半会结束不了,王五抽空去见了马上就要获得自由身的胡全才,并告知吴三桂起兵消息。

 老胡竟然丝毫不惊讶,反而饶有兴趣的问道:“吴三桂起兵之后主力是否进军陕西?”

 王五摇了摇头,表示吴军动向他目前知道的不多,因此不清楚吴军是否全力攻打陕西。

 “若吴三桂集中主力进军陕西,则我大清必亡。若其集中兵力入湖南,陕西只一路偏师,那胜负两两之间。但若吴三桂入湖南之后不思马上渡江,而是贪图江南富裕之地,则其必败!”

 胡全才本没有抽烟的习惯,被王五在襄阳知府衙门当众打断腿躺在床上养伤期间抽上了。

 这一抽就放不下了。

 说话间,很自来熟的从系在腰间的小包中取出烟丝给自个装了一锅。

 王五见状忙摸出火折子起身给这位胡大人点上,笑道:“何以这么说?”

 “不出我意料的话,福建耿家必会响应吴三桂,耿家若起兵则必取江浙,如此吴三桂也取江浙的话,则双方之间的合作必然破裂,没了耿藩单凭吴三桂一家想要推翻我大清,难度可想而知。”

 胡全才“吧嗒”两口,一脸快活的模样。

 王五摇了摇头:““除了福建耿家,难道就没有其他人响应吴三桂了?据我所知汉人藩王还有广东尚家。”

 胡全才微微一笑:“尚可喜对大清忠心耿耿,广东不会响应他吴三桂的。”

 王五也笑了:“世事难料,你老胡话也不要说的这么绝对,不然广东尚家真要反的话,我可就笑你老胡了。”

 心下盘算眼下这局面福建耿家肯定会反,广东尚家恐怕不会响应,因为尚之信那个二五愣子似乎还在燕京。

 尚之信不归位,广东还真不会反。

 看来得想办法让尚之信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