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傲骨铁心

第252章 贤婿当为总管(第3页)

 安排完这两件事后,耿精忠正式向福建各地派发檄文,派曾养性、白显忠、江元勋分别占据本省中部和偏北部的延平、邵武、福宁、建宁、长州各战略要地。

 耿氏檄文立时让福建全省大乱,各地守土军政官员纷纷响应,耿军压根没遇到任何抵抗。

 原本忠于清廷的水陆绿营兵马,除少部主动撤往浙江外,余皆向耿氏投降,致使耿军迅速壮大为六万余众,比之正被叛军围攻的平南藩还要多,一跃而为仅次于吴军的第二大抗清力量。

 湖南,沅州府。

 都招讨天下兵马大元帅驻地,旌旗招展,战马策腾,由此开出往东的吴军官兵個个精神饱满、杀气腾腾,官道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沅州城内更是白衣白甲,连城头战旗都是白色,步骑官兵的帽子也是清一色用白毡制成。

 此举,是吴三桂向天下人表示为永历挂孝,不忘明朝旧恩。

 这也是各地流言吴三桂为崇祯戴孝的由来。

 实际上,吴三桂原本让全军着白衣白甲确是想为崇祯戴孝,因为永历是他亲自命人缢杀,这才时隔四年,饶他脸皮再厚跑到永历墓前大哭一场,也实是不好意思给永历挂孝。

 是病重的刘玄初连写三封信劝其改崇祯为永历的。

 因为若吴军号称为崇祯戴孝,那首当其冲的就不是燕京的满虏朝廷,而是荆襄刚刚突出的顺军余部。

 原云南提督张国柱提出的战略一是从武昌渡江,若武昌不能速下即走松滋自荆州过江,如此一来,若吴军自称为崇祯戴孝,纵是荆州守将是王爷的女婿,恐怕那帮老顺贼们也不肯“借道”给吴军。

 尽管心中对此很是别扭,吴三桂还是采纳了刘玄初建议为永历当了回孝儿子。

 占领贵阳后,吴三桂即设金吾前后左右四将军为各军统领。

 胡国柱为金吾左将军,夏国相为金吾右将军,吴国贵为金吾前将军,吴应期为金吾后将军。

 四将军中胡国柱、夏国相均是吴三桂女婿,吴应期为其侄子,吴国贵则是跟随吴三桂最久的部下。

 显然,金吾四将军有御林亲军之意。

 御林四将军外又设左右两翼将军、左右两掖将军、铁骑前后左右将军、骁骑前后左右将军共十二位大将用以征讨。

 在官员来度建议下,吴三桂封张国柱、马宝为左右两翼将军;

 王屏藩、卫朴为左右两掖将军;

 陶继志、张足法为铁骑左右将军;

 王会、高启隆为铁骑前后将军;

 线维明、田进学为骁骑前后将军;

 范齐韩、廖进中为骁骑左右将军。

 御林四将军、征讨十二将军外便是各路总管。

 鉴于目前吴军实际只占领云贵两省,故以郭壮图为留守云南路总管,料理核查云南府属印信,催征银两,保证军饷的供给。

 又以金吾左将军胡国柱主持云贵大局,应对两广。

 将领以外,政权诸官也迅速任命。

 以方光琛为吏曹、来度为户曹、钱点为礼曹、韩大任为兵曹、冯苏为刑曹、吕忝子为工曹。

 以崔之瑛为云南巡抚,以郭度为贵州巡抚。

 政权构建完毕,即以左掖将军王屏藩、侄孙吴世综领军五万攻取四川。

 来度认为单以王屏藩领军五万入川取陕西恐怕不足,建议再派两三将军一同前去,吴三桂却道:“屏藩之勇猛不在我之下,他去如同我去。再说有献亭同应麟往辅臣处,何需多派人马。”

 见大元帅主意已定,来度不好再说什么,正欲退下时帐外来报说是汪士荣自荆州前来,且随行有荆州明将使者金冠三。

 “是我那贤婿的人!”

 吴三桂甚是欢喜,命将人带来,待汪士荣同那金冠三行完礼后,即高兴说道:“你们来的正好,吾意以永康为湖广路总管,会同本王主力攻取武昌,不知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