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餐馆通古代悲剧的小鹌鹑

第313章 南宋名臣(第2页)

 说起来李光也是挺倒霉的。

 好不容易辗转数年回到京城担任参知政事宰相,却被秦桧狠狠摆了一道。

 当时正值绍兴和议的关键时候,一向聪明的李广却上了秦桧的当。

 秦桧欺骗他说绍兴和议只是权宜之计,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就会出兵北伐。

 信以为真的李光就这么在和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后面的事情自不用多说。

 不仅北伐是个幌子,连李光都因此背上了卖国的骂名。

 心灰意冷的李光只能辞去相位,一路被贬到海南。

 虽然在八十一岁的时候复任左朝奉大夫,但那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官职,并没有什么权力。

 赵瑗沉吟道:“李光大人在朝中时素有贤名,朕亦知道他的事迹。

 眼下他正在温州充任知州,明日朕便下旨召他入京为官。

 只是您说的胡铨是何人?朕怎么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任小天翻到了名册靠后的位置,指着一个名字说道:“这个就是胡铨。”

 赵瑗凑上去一看,紧接着皱眉道:“他区区一介枢密院编修官有您说的那么大的能耐吗?”

 枢密院编修官是负责记录国史和实录的八品小官,也难怪赵瑗有些瞧不上他。

 任小天微微一笑道:“你可别小看了他这个小官,将来他可是你最为倚重的大臣。

 说起来这个胡铨性子也是这三人里最刚烈的一个。

 在秦桧提出和金国议和的事情后,他身为一个八品小官却直接硬刚秦桧,向赵构请言将秦桧处斩。

 因为得罪了秦桧,赵构在位期间的二十三年里他不是被贬官就是在被贬官的路上,一直到你继位之后才有所改观。

 因为你力主抗金,所以胡铨也很快被你从地方提拔了回来。

 他在后来历任吏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等职位,多次积极参与北伐的谋划。

 甚至在隆兴北伐失败后,他亲自在射阳披挂上阵击退了金兵的入侵,挽救大宋于水火之中。

 在这之后他清醒的认识到大宋和金国之间军事上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