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餐馆通古代悲剧的小鹌鹑

第776章 三易回河

“难道朕也要将黄河上游改为牧场才能挽救黄河?”

 赵匡胤听完之后皱着眉头喃喃说道。

 任小天失笑道:“那哪来得及啊。

 稳固水土那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不是说三五十年就能见到成效的。

 再说了,现在黄河上游也不是你们大宋的领土范围呢啊。

 起码你也得把西夏给平定了之后才能说改善黄河上游的水土吧?”

 现在的党项人虽然还没建立西夏,但却与一国别无二致。

 赵匡胤若是想将黄河上游种满植被,那也得问党项人同不同意。

 要知道党项人向来与宋朝不和。

 日后还与辽国组成联盟共同袭扰宋朝边境。

 赵匡胤苦涩道:“的确如小天你说的一般。

 那难道朕就只能坐视黄河水患不管了吗?

 将来若是水淹汴京朕又当如何呢?”

 任小天微微摇头道:“其实老赵你心里也早就动了迁都的心思了吧?”

 赵匡胤猛然抬头道:“小天你连这都知道?”

 赵匡胤承袭了后周的政治遗产,那就必然要在开封定都才能突显他的皇位合法性。

 但后晋被契丹攻破开封灭亡的过往历历在目。

 为了防备契丹,赵匡胤不得不在开封周围驻守几十万大军拱卫京师安全。

 因此还引出了给朝廷财政带来沉重负担的冗兵遗患。

 且开封地处平原,无险可守的事实赵匡胤也再清楚不过。

 这些年他也确实是动了不少次迁都的心思。

 长安虽是隋唐旧都,可如今河道荒废、漕运艰难早已不是京城的首选之地。

 相比之下洛阳虽漕运不如开封便利,但地势上更具有天险优势。

 南有嵩岳,东有虎牢、成皋,西控函谷。

 可谓是河山共戴,形势甲于天下。

 为此赵匡胤不惜数次前往洛阳实地考察,就是想探究洛阳是否可为京师。

 然而这些都因为一个人的强烈拒绝而被迫没有成行。

 这个人就是赵匡胤的三弟,晋王赵光义。

 赵光义在开封经营多年,自然是不想轻易的离开。

 况且他心中还有自己的小九九。

 他反对赵匡胤迁都的理由也十分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