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李渊的决定,萧何不急陈平急,李泌登场


                 李泌说完,李辅国眼皮子又是一阵乱跳。

  这家伙,装神弄鬼,半天不肯说实话。

  肯定就是想要蒙蔽陛下!

  什么不想当中书令,无非就是以退为进。

  把自己包装成魏晋时代那种高人罢了。

  李泌手指桌案上的“地图”,侃侃而谈。

  “陛下,首先应该调集西军主力,同时在江淮地区组织兵马。”

  “大军需要的粮草税赋,眼下都可以从江淮、江南地区筹措。”

  “郭子仪不是已经奉命南下了吗?此人擅长捏合军队,就让他在河南一带负责此事,给安禄山坐镇的洛阳城制造压力。”

  “北边的李光弼,据说打得史思明抬不起头,正好让他不断进攻,骚扰叛军的后方基地。”

  “如此一来,叛军不过二十万人,却要同时固守长安、洛阳、范阳超过两千里的三处重要战线,根本力不能及。”

  “陛下只需安静等候,待天下兵马让安禄山、史思明疲敝之后,便可从容进击。”

  “届时,三处战场之中,陛下率主力大军拖住长安敌军,以郭子仪李光弼南北夹击破洛阳之敌,让长安、范阳首尾不能相顾。”

  “随后,再挥师平定长安,最后便可命天下正义之师踏平范阳。”

  “如此,大局定矣!”

  李亨听着李泌这般分析,顿觉戳中时弊,心中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李先生果然不愧是高人,朕明白了!”

  “不知道李先生以为,灭亡叛军需要多长时间?”

  李泌微笑道:

  “陛下只需要按照草民的意见来做,短则两年,长则三年,天下必大定矣!”

  “两三年?”李亨闻言,不由皱起眉头。

  对李亨而言,他恨不得立刻就打回长安,收复洛阳,踏平范阳!

  李亨沉吟道:

  “李先生,这时间是不是太长了一些?”

  李泌正色道: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也,不可不察。”

  “草民也知道陛下心中所想,但如今安禄山叛贼已然成势,非两三年不可破也。”

  李亨默然片刻,点头道:

  “朕明白了。”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有些惊讶。

  “没想到这术士之言,竟然如此切中要害。”

  “朕刚才,还真是看走眼了。”

  扶苏在一旁闻言不由疑惑,道:

  “父皇,儿臣觉得李泌这个战略似乎也就是很普通的方略,真能当得起父皇这般赞誉吗?”

  秦始皇看了一眼扶苏,也知道这个儿子的确不擅长军事。

  “蒙恬,你来和扶苏说一说吧。”

  大将军蒙恬站了出来,拱手道:

  “太子殿下刚刚说的其实没错,李泌的战略确实就是很普通的方略,但事实上,所有的作战方略其实都很简单,无非就是先打这里再打那里罢了。”

  扶苏一听,觉得好像也是这个道理。

  大秦灭六国,不就是先打韩魏,接着赵燕,随后灭楚,最后灭秦。

  蒙恬说到这里,笑道:

  “但先打哪里,再打哪里,其实就是谋士真正的能力所在了。”

  “正所谓,打蛇打七寸!若是第一击就命中七寸,那接下来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反之,第一下打不到七寸,就有被蛇反咬一口的风险。到时候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李泌的战略,就是看破了安禄山的七寸,故而才能起到这般效果!”

  大汉世界之中,刘邦咦了一声,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李泌,有张子房之风!”

  萧何也是一脸惊讶。

  “细细想来,李泌的这一计,和当年陛下击败项羽,颇有类似之处啊。”

  刘邦当年打项羽,就是利用汉军主力拖住项羽,让韩信从北面包抄赵国,接着突袭齐国。

  最后,在断绝和消灭了项羽所有盟友的情况下,逼迫项羽撤退,一鼓作气击败项羽。

  李泌的战略,其实和张良当年给刘邦的战略是完全一致的。

  先剪除外围羽翼,然后进击老巢,一股成擒!

  刘邦嗯了一声,表情严肃。

  “看来这个李泌,确实是有大才啊。”

  “李亨若是用李泌之言,这场叛乱应当会很快结束了。”

  贞观世界之中,唐太宗李世民露出了惊讶表情。

  “这个李泌,莫非是李靖的后裔?还是李靖的私生子后代?”

  在场群臣闻言都是哑然。

  李绩干笑一声,道:

  “陛下,就不能是臣的私生子后代?”

  李世民哈哈一笑,对李绩道:

  “老李啊,你擅长的是沙场争锋,在战略这方面,还得是李靖才行。”

  李靖打仗,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就是出手准。

  只要李靖出征,胜利是板上钉钉。说灭国就灭国,说全歼就全歼,绝对没有意外。

  第二个是出手快!

  这个快的意思,并不是说时间快。

  李靖每次都能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做出一个大概的预估。

  每一次,李靖都能在预估的最短时间里结束战斗,拿下胜利!

  打东突厥,李靖正月出兵,二月击溃颉利可汗主力,三月俘获颉利可汗本人。

  三个月灭亡东突厥!

  谁能想到,仅仅四年之前,颉利可汗还兵临长安,逼得李世民不得不签下渭水之盟?

  讨伐吐谷浑,李靖判断,少则半年多则一年。

  随后,李靖用了四个月在隆冬率军进入青海,两个月追杀吐谷浑伏允可汗数千里,歼灭了俘虏吐谷浑二十万余部众,将伏允可汗斩首!

  灭吐谷浑时,李靖已经是一位64岁的老人了。

  考虑到古代的寿命和物资条件,再加上全程激战于青海一带高原地区的事实,更显得李靖此战功绩有多么惊人。

  这种惊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便是李靖为何会被称为“大唐军神”的原因。

  灭亡吐谷浑之后,李靖告老在家,如今已经有十几年时间。

  但贞观君臣,碰到任何一场战争,还是习惯拿李靖出来和这些将军、谋士相比较。

  长孙无忌想了想,道:

  “其实这李泌还是比不上卫国公的。”

  “卫国公当年,说到就能做到。”

  “李泌毕竟只不过是一个出谋划策的谋士,究竟李亨能否实现李泌这个战略,尚在五五之分。”

  话音落下,李世民忍不住笑道:

  “自古以来,作战能提出正确战略,基本上就已经赢了八分。”

  “将战略实行并不困难,只需要任用贤能的大臣和将军,自然就能……”

  说着说着,李世民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了起来。

  大臣?李林甫和杨国忠当政多年,朝中乌烟瘴气。

  将军?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都被李隆基的骚操作弄得要么死了,要么当了俘虏。

  李世民忍不住道:

  “李亨这臭小子,不会连这点都做不到吧?”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俗话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李林甫和杨国忠,无疑就是十成十的妖孽人物。】

  【但华夏民族的坚韧性就在于,每当国家危难之际,总会有英雄人物站出来,力挽狂澜。】

  【在夺取了洛阳之后,安禄山将主力部队投向长安,并派出一支偏师进攻淮河地区。】

  【安禄山希望切断京杭大运河这条大唐的运输生命线,从而断绝大唐从两淮以及江南向长安地区运输物资的途径,迫使关中在缺少资源的情况下进行作战。】

  【也就是在安禄山的眼皮子底下,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大唐小人物崛起了。】

  画面中,出现了一名头戴大唐县令官帽,一脸正气的男子。

  【大唐真源县县令,张巡。】

  此刻的张巡被五花大绑,表情悲愤,质问着面前的另外一名大唐官员。

  “杨太守,你乃是大唐臣子,怎么能投降安禄山这个叛逆!”

  在张巡面前,大唐谯郡太守杨万石表情阴冷,闻言啪地给了张巡一个耳光。

  “蠢材!大唐如今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你我就在大唐政坛之中,各种内情难道自己还不清楚吗?”

  “安大人起兵诛灭杨国忠等奸臣,乃是为了再造大唐。”

  “你我身为大唐臣子,本就该帮助安大人,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张巡嘴角带血,死死盯着杨万石。

  “若安禄山将来称帝,又该如何?”

  杨万石表情顿了一下,怒气冲冲地开口。

  “你少废话!本官是你的上官,现在本官命令你立刻率领部下往西,去接应张通晤大人的义军!”

  说完,杨万石命人给张巡解绑,随后离去。

  张巡默然半晌,回头看向身旁几名小吏。

  “各位,安禄山行事如何,你我一清二楚。”

  “为今之计,我欲举兵,号召有识之士反抗安氏叛贼,诸位可愿随我?”

  吏员们对视一眼,异口同声。

  “愿追随大人,为大唐而战!”

  张巡点了点头,沉声道:

  “好,立刻返回真源县!”

  【张巡返回真源县之后,号召治下民众勤王,很快就组织起了一支千余人的军队。】

  【随后,吴王李袛领兵抵达,击溃叛军张通晤所部。】

  【但紧接着,史思明也派出援军,击败了吴王。】

  【此时,原大唐雍丘县县令令狐潮已经投降了燕军,奉命驻守在雍丘城,看管被俘虏的唐军。】

  画面之中,出现了雍丘城。

  张巡带着部队,悄悄抵达城外。

  “诸位,雍丘城中,关押着咱们大唐的子弟兵。”

  “你我既然来到此地,务必要破了此城,拯救忠于大唐的子民!”

  众人纷纷点头,意志坚定。

  在张巡身边,另有一人,名为贾贲。

  贾贲有些忧虑。

  “听说叛军大将李庭望就在城中,麾下至少有一万人之多。”

  “我们眼下人手不过区区两千,真能攻破雍丘?”

  张巡闻言也是一滞。

  两千以县卒、郡兵为班底组成的部队,想要击败雍丘城之中的一万东北边军,这难度简直已经是奇迹级别了。

  张巡心动一动,对着贾贲如此这般说了一二。

  贾贲吃惊道:

  “张大人,你不是开玩笑吧?”

  张巡咬牙道:

  “事在人为,赌了这一把!”

  画面一转,已经是雍丘城的大牢。

  牢房外,几名叛军士兵左顾右盼,神态懒散。

  一阵脚步声响起,几个身着大唐吏员服饰之人靠近。

  叛军士兵振作精神,喝道:

  “尔等乃是何人?”

  穿着吏员衣服的张巡面不改色,拱手道:

  “我等乃是附近州县刚刚投奔过来的,想要来此地寻找令狐潮大人,加入安禄山大人麾下,共举大事。”

  士兵闻言,表情顿时放松不少,笑道:

  “那你找错地方了,令狐潮大人刚刚从此地离开,去拜谒李庭望将军,你就在此地等候,想必……”

  士兵还在絮絮叨叨的说着,张巡猛然从袖子之中拔出一把匕首,将这士兵捅了一个对穿。

  在张巡身旁,几名化作小吏打扮的唐军勇士同时出手。

  短短片刻时间,毫无防备的几名叛军士兵就被全部格杀。

  张巡从叛军身体上搜出钥匙,立刻打开了牢房。

  “快,我等都是忠于大唐的,随我来!”

  牢房之中数百名唐军俘虏闻言顿时激动不已,纷纷跟上。

  “放火,都散开,找东西放火!”

  在张巡的命令下,数百唐军俘虏四处放火,口中不断大喊。

  “朝廷十万天兵已至!”

  又见到那些落单的叛军士兵,便冲上去将其杀死,换上叛军士兵的衣服,各种造谣放火。

  短短半个时辰的时间,雍丘城之中四处火起。

  许多叛军士兵得知有大唐主力抵达,顿时乱成一团。

  便在此刻,一群当地士兵突然振臂大呼。

  “娘的,我等乃是大唐人,何必要随安禄山那个番子行事?”

  “天兵已至,杀了这些反贼,大家人人有功!”

  雍丘城之中,各路兵马开始相互攻杀。

  雍丘城燕军最高将领李庭望正在和令狐潮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闻言不由大惊,奔出官邸之外。

  “怎么回事,吴王都被打跑了,哪里来的朝廷兵马?”

  便在此时,城门处一阵骚动,随后贾贲率领着两千唐军杀了进来。

  “天兵已至,投降不杀!”

  “取李庭望首级者,官升三级!”

  在贾贲等人率军杀到之后,叛军更是混乱不堪,直接弃城而逃。

  张巡领着身边数百名刚刚释放出来的俘虏,集合在西门之外。

  西门突然打开,紧接着一名叛军将领带着百余骑兵飞奔而出。

  “是不是他?”

  “是他,他就是李庭望!”

  张巡心中一定,顿时用力一挥。

  “动手!”

  李庭望正策马飞奔,眼前的道路上突然出现了几道绊马索。

  李庭望猝不及防,马匹被绊倒,整个人从马上飞了出去,摔了七八个圈才停下来。

  还没等李庭望回过神来,张巡大步赶上,一刀就剁了下去。

  “反贼,拿命来!”

  血光喷溅,李庭望身首分离。

  张巡哈哈大笑,举起李庭望的脑袋。

  “反贼李庭望已死!”

  原本李庭望身边的百余骑兵见状,顿时一哄而散。

  张巡目光一冷,盯着其中一道身影大喊。

  “令狐潮,尔也是大唐命官,为何造反!”

  令狐潮回头看了一眼张巡,策马飞驰离开。

  【雍丘之战,张巡仅以两千士卒一举夺城,将城中叛军斩杀数千,并擒获叛军大将李庭望之首级。】

  【安禄山得知后,大骂当地将领作战不力,又从洛阳增派援军,以令狐潮为主将,领一万五千兵马,继续进攻雍丘城。】

  雍丘城上,张巡和贾贲并肩而立,脸色十分凝重。

  “贾大人,我军只有三千余人,敌军五倍于我,还是固守为上吧。”

  贾贲表情冷然,摇头道:

  “张大人,我观敌人阵型杂乱,想来只不过是乌合之众。”

  “况且雍丘城小粮少,若是我等被围困,不消半个月便要活活饿死了。”

  “还是出战吧!”

  张巡看了一眼贾贲,用力点头。

  “好,出战!”

  很快,三千余唐军在城外列阵。

  对面,已经被安禄山提拔为将军的令狐潮一脸仇恨。

  “好个张巡,今日就要报仇,出兵!”

  双方很快激战在一起。

  战场上,燕军凭借着数量优势,将唐军先锋包围,不断发动进攻。

  唐军方面,贾贲身先士卒,奋勇拼杀。

  “死,都给老子死!”

  贾贲高声怒吼,双目赤红,长刀所向之地,叛军非死即伤。

  令狐潮见状大怒,吼道:

  “给我上,围也围死他!”

  更多的叛军朝着贾贲重重包围而来,贾贲挥刀力战,渐渐不敌。

  便在此时,一阵马蹄声响,贾贲身旁的叛军队伍突然变得混乱,被冲开了一个口子。

  “贾将军勿慌,张巡来也!”

  张巡拍马赶到,挥刀斩杀数名贾贲身旁叛军。

  贾贲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气,握住张巡的手臂。

  “这个该死的令狐潮,军阵散乱全是骗人的鬼把戏,他们都是安禄山麾下的精锐!”

  “张大人,快撤回城中!”

  张巡将贾贲拉上马,带着剩余部下步步为营,缓缓后撤。

  令狐潮在对面看着这一幕,冷笑道:

  “好不容易才骗你们出来,还能让你们回去?”

  “传令全军,务必要将他们全部歼灭!”

  镜头一转,张巡浑身浴血,胯下战马一声长嘶,跪在地上,已然伤重而亡。

  贾贲和张巡跳下马来,两人互为犄角,不断朝着城门处杀去。

  张巡见身旁部下越来越少,心知今日已无幸理,便大叫道:

  “贾将军,你快……”

  刚刚将话说出口,贾贲就猛然推了张巡一把,把他直接推出去几步远。

  “张大人,快撤!贾某在这里给你断后!”

  张巡大叫道:

  “不,要死一起死!”

  贾贲暴怒,吼道:

  “雍丘城之中还有上万军民,若是我等死在此地,叛军必屠城,我等都是雍丘罪人!”

  “你是对的,你必能守住雍丘,走啊!”

  张巡牙关紧咬,猛然转身就走。

  在他身后,贾贲的怒吼声还在传出。

  “叛贼,来,和你贾爷爷一战!”

  雍丘城门打开,张巡率领着剩余唐军,撤回城中。

  他急急忙忙地登上城墙,想要查探贾贲情况。

  眼前景象,让张巡整个人瞬间被冻结。

  贾贲身中无数刀剑伤势,被一杆长枪穿心而过,稳稳地插在了地上。

  在贾贲面前,就是率领叛军的主将令狐潮。

  令狐潮冷冷地看着城墙上的张巡。

  “张巡!都这个时候了,还要给愚蠢的大唐卖命吗?”

  张巡目眦欲裂,怒吼道:

  “令狐潮,老子定不与你干休!”

  令狐潮哈哈大笑,一刀将贾贲首级砍下,提在手中。

  “等着吧,明日尔便能和贾贲相聚!”

  镜头一转,太阳再度升起。

  叛军先锋逼近雍丘城,多辆冲车,箭楼旋即而至。

  在箭楼的压制下,雍丘城上的唐军被射得抬不起头来。

  叛军趁势发动进攻,将一架架云梯架在城垛之上,如蚂蚁般攀附登城。

  眼看叛军即将登上城墙,箭楼之上的叛军弓箭手纷纷停止射箭。

  便在此时,城垛之上涌出诸多唐军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