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国本之争高峰,武则天疯狂吐槽朱翊钧,哱拜之乱开启(第2页)

  顿了顿,许国又表情严肃地开口道:

  “申阁老才是大明正经册立的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这最前面应当也写上申阁老的名字,才能代表整个内阁,诸位觉得如何?”

  几名大学士对视一眼,哪里不知道这是许国在拉申时行背锅?

  几人异口同声:

  “理当如此!”

  于是,许国提起毛笔,在奏疏左下角写下了第一个名字。

  “申时行。”

  ……

  御书房中,朱翊钧勃然大怒。

  “好啊,先有这个张有德,紧接着申时行这条老狗也给朕上眼药是吧?”

  “不对,申时行不是在休假吗?”

  朱翊钧双目一转,对着一旁的司礼监公公张鲸道:

  “立刻派锦衣卫去问申时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申时行看着面前的锦衣卫,傻眼了。

  过了好一会,申时行直接跳脚。

  “污蔑,这是污蔑!”

  “老夫这就写一份奏折给陛下自证!”

  很快,这份密折就被送到了朱翊钧的面前。

  “臣正在度假,那道奏疏实与臣无关。册立一事,圣意已定。许国、张有德等人愚笨不谙大事,皇上自可决断册立之事,不要因一些小人鼓噪而影响大典。”

  朱翊钧拿着这份密折,对着面前几名内阁大臣拍了桌子。

  “你们看看,申时行都说他和此事无关,你们竟然伪造申时行的签名,这是欺君之罪!”

  几名内阁大学士恐慌不已,赶忙下跪请罪,心中却恨透了申时行。

  行啊你申时行,自己装病就算了,还甩锅给我们?

  真以为我们是好欺负的?

  【不到两天时间,申时行上密折的整个事情经过传遍了京城朝廷上下。】

  【申时行的首鼠两端,彻底激怒了文官集团的绝大部分人。】

  【给事中黄大城、内阁中书黄正宾先后上疏,弹劾申时行。结果,黄大城、黄正宾两人被罢官。】

  【然而,高压政策未能使大臣们退缩,御史邹德泳再次上疏,指斥申时行首鼠两端。】

  【许多和申时行有旧之人纷纷宣布与其割袍断义,永不往来。】

  【申时行本人尚未结束休假,就已经成为了大明朝堂上的过街老鼠,名声臭不可闻。】

  【申时行担心大祸临头,遂上疏辞官。朱翊钧见事已至此,只能批准申时行辞官归去。】

  【作为朱翊钧的忠实爪牙,申时行这位内阁首辅的去职无疑给了朱翊钧重重一击。】

  【暂代内阁首辅职务的许国也因申时行之事触怒了朱翊钧,不得不辞官告老。】

  【仅仅进入内阁不到两年时间的王家屏凭借资历,成为新的内阁首辅。】

  【王家屏出任内阁首辅仅仅三天时间就立刻又以内阁联署的方式上了一道奏章,核心就一句话:】

  镜头渐渐拉近,将奏折之中的一句话缓缓放大。

  “……事涉国本,请陛下早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摇了摇头。

  “这个朱翊钧,怎么能如此幼稚?”

  扶苏想了想,开口道:

  “父皇说的是朱翊钧的哪个方面?”

  蒙毅在一旁听着扶苏这句话,心中顿时涌起几分古怪。

  秦始皇呵呵一笑,道:

  “很多方面,但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御使臣子。”

  “扶苏,你可知道为何党争是亡国之兆吗?”

  扶苏摇了摇头,道:

  “儿臣不知。”

  秦始皇淡淡道:

  “周朝是怎么灭亡的,你说。”

  扶苏立刻道:

  “诸侯权势过大,架空了周天子。”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淡道:

  “诸侯的势力,本质就是‘诸侯党’。”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

  扶苏身体一震,顿时恍然大悟。

  “所以父皇的意思是,当大明有党争出现时,这些什么浙党、楚党很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浙国,楚国?”

  秦始皇呵呵笑了笑,道:

  “这是自然,不过也有其他可能性。”

  “从之前乾隆篇的盘点视频来看,朕怀疑党争等诸多因素加剧了大明内部的分裂,最终被大清取而代之。”

  武周世界之中,武则天看着金幕,发出一声轻笑。

  “哈,党争。这种小儿科的东西,就已经把朱翊钧玩得团团转了吗?”

  一旁的皇太女太平公主闻言便笑道:

  “您说得对,这些对您来说都是小儿科。”

  武则天当年从感业寺回到皇宫出任皇后,面对的可是长孙无忌这么一个重量级老臣。

  接下来,武则天又和自己的丈夫李治勾心斗角,最终取得“二圣临朝,共治天下”的地位。

  等李治死后,武则天还要一个个扳倒那些忠于大唐的臣子们,最后才能建立大周。

  和上面这些事情比起来,朱翊钧这个只能决定太子人选的“国本之争”,简直就是小儿科!

  太平公主有些好奇地开口问道:

  “陛下,您若是面对这种事情,究竟会怎么做呢?”

  照理来说,太平应该称呼武则天为“母皇”。

  但这个称呼似乎有些别扭,所以她还是比较喜欢用“陛下”和“您”来代称。

  武则天笑了笑,淡然道:

  “自然是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啊?”太平愣住了。

  一旁的上官婉儿脸上也露出震惊表情。

  太平公主吃惊了一会,才道:

  “陛下,就连您也无法对抗群臣的意见吗?”

  “对抗?”武则天呵呵地笑了起来,犹如一位慈祥的老奶奶。

  “太平啊,朕问你,你知道秦始皇为何会成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吗?”

  太平心中自然是有答案的,但话到嘴边,她选择了摇头。

  “儿臣愚钝,请陛下赐教。”

  武则天轻笑道:

  “因为秦始皇用的是法家,而法家的最高奥义,就是‘势’。”

  “何谓势?天下大势也。”

  “秦始皇正是因为能掌控和引领天下大势,才能开创前无古人的大一统王朝伟业。”

  “而现在……”

  武则天指了指金幕,淡淡道:

  “朱翊钧这个时候的天下大势是什么,你看不出来?”

  太平公主身体一震,脱口而出。

  “是立朱常洛为皇太子!”

  武则天笑着点头。

  “没错。”

  太平公主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了“天下大势”这四个字的分量。

  她迟疑一下,又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