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岳飞鲁莽被吐槽,朱元璋畅销朱棣穿越,康熙得寸还要进尺(第2页)

  但事实证明,两千多宋军和数万金军主力之间的实力差距犹如天堑,完全不是他们凭借血气之勇可以撼动的。

  张宪勉强地笑了笑,道:

  “这一次咱们好歹阵斩金贼三百,只付出了一百出头的死伤,战绩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战绩的确是很不错,甚至以交换比而言堪称辉煌。

  但在场的却没有一个人能笑得出来。

  岳飞吐出一口气,缓缓道:

  “我们还有别的办法。”

  “跟我走!”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摇了摇头。

  “这个岳飞啊,还是过于冲动了一些。”

  李靖笑呵呵地开口。

  “年轻人血气方刚,很正常。”

  “老臣是挺喜欢这个岳飞的,二十岁的男子汉,就该有这种样子!”

  程咬金瓮声瓮气地开口。

  “对,看不惯就冲,见敌人就杀,管他三七二十一,干就完事!”

  李勣瞪了一眼程咬金:

  “要是把弟兄们全都带进火坑里,你程知节就开心了?”

  程咬金哎了一声,眉头竖起。

  “茂公,你说这话就亏心了,我老程是莽撞了一点,但从来没把兄弟们带沟里好吧。”

  “要我说啊,这岳飞还是差点事。突袭这种事情怎么能在白天做呢?直接夜袭啊,火烧连营啊。”

  李勣无可奈何地翻了一个白眼。

  “岳飞连宋徽宗宋钦宗在哪都不知道,火烧连营直接把自家两个皇帝烧死了咋办?”

  “你以为岳飞也有金幕,能精准把握金国营地之中每个人的方位?”

  程咬金一脸无所谓。

  “这两个昏君,死了不是更好吗?”

  ……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直接无视这些家伙的拌嘴。

  反正别在大殿之中打出脑浆子来,问题都不大。

  他转头看向李治,道:

  “你觉得岳飞此人如何?”

  李治虽然心中早有答案,但还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会才做出回答。

  “儿臣比较赞同王彦的意见,岳飞勇武有余但心性需要磨炼。”

  “不得主帅命令擅自脱营出击,这种行为实在是太过分了。”

  正在和李勣拌嘴的程咬金百忙之中笑着插了一句嘴。

  “殿下有所不知,就算是在咱们大唐,这种行为打赢了也是全部功劳扣光,戴罪立功的下场。”

  “要是打输了,嘿嘿,别说是他岳飞自己的脑袋,全家的脑袋都得掉!”

  李治心中一惊,下意识地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嗯了一声,淡淡道:

  “勇武是可以的,但擅自脱营发起进攻,这是死罪。”

  像李世民麾下,什么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等猛将一大堆。

  这些猛将之中鲁莽的不少,但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敢做出岳飞这种行为的。

  李治有些惋惜地看着金幕中的岳飞。

  “难道这么一个大好男儿,就这样丢了性命?”

  在李治想来,岳飞这一次的擅自出击肯定是以失败收场。

  按照程咬金的说法,胜利尚且寸功不得,失败就要脑袋搬家!

  所以李治觉得很可惜。

  这部盘点视频看到现在,也就宗泽和岳飞两人能让李治看得上眼。

  其他大部分人,只能用不堪入目来形容。

  李世民想了想,笑道:

  “那也未必。”

  李治疑惑地看着李世民。

  “父皇这是何意?“

  李世民笑道:

  “在大唐,岳飞应该是必死无疑了,但在大宋不一样。”

  “药师,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靖缓缓点头,道:

  “陛下所言极是。”

  “从这两部盘点视频来看,大宋是一个缺乏血性的王朝,像岳飞这样的在大宋之中极为少见,说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若老臣是王彦,斥责和惩罚岳飞是必然的,但留他戴罪立功是比杀掉他更好的选择。”

  依旧还在和李勣拌嘴的程咬金再度插了一句话。

  “这大怂本来就没几个纯爷们,难得出一个岳飞,是个正常人也不会杀啊。”

  李治这才心安不少。

  随后又觉得有点离谱。

  在大唐,像岳飞这样年轻阳刚,满腔热血的男子汉可以说随处可见。

  大唐的彪悍可不仅仅是李世民这些君臣的彪悍。

  在民间,大唐的老百姓彪悍程度同样也远超华夏历代王朝的平均水准。

  李治想到这里,心中越发不解。

  大宋明明是大唐的继承者朝代,怎么就和大唐走了两个极端呢?

  大明世界,皇宫。

  朱高炽看到这里,颇为惊讶地开口。

  “想不到岳飞年轻的时候竟然也犯下过如此莽撞的错误。”

  朱棣一脸不以为然。

  “这王彦确实是个怂包,俺要是岳飞,干脆把他脑袋剁了,自己带着全军出击!”

  朱棣话音刚落,就挨了一脚。

  朱元璋怒道:

  “朱老四,你是越来越狂了,嗯?”

  “堂堂的大明太子,能说出这种话来的?”

  朱棣表情一僵,干笑道:

  “哈哈,父皇不要生气,儿臣也就是开个玩笑,开个玩笑!”

  朱元璋哼了一声,心中却突然一动。

  朱棣这小子,如果生在靖康那个年代,多半也是会和岳飞一样,走上一条宁死不屈的抗金之路。

  若是有朱棣和岳飞联手,或许宋朝还真能北伐灭金。

  哦不,按照朱棣的性格,在灭金之前应该会先领兵冲进杭州城里干掉赵构,自己建立一个大明,然后再北伐。

  咦,这怎么有点像朕的人生剧本了呢?

  朱元璋想到这里,心中对朱棣的怒气顿时消散不少。

  嗯,朕这个儿子,虽然莽撞了一点,穷兵黩武了一点。

  但最起码,不怂啊。

  朱棣,那可就是大宋最难得的热血男儿了。

  关键,朱棣还有本事,他是真能打胜仗。

  朱元璋心情越发愉悦了。

  咱的大明,就算是再怎么差劲也好。

  朱允炆、朱祁镇、朱翊钧三个昏君,那可都没一个怂蛋!

  该打就打,输了是技不如人。

  但大明,绝对不怂!

  大清世界。

  康熙皇帝看着金幕,呵呵一笑。

  “岳飞这小子还是有些气运在身的,若是他在这个时候死了,大金国就能一统中原了。”

  对于其他朝代的汉人皇帝来说,岳飞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民族英雄。

  但大清显然是个例外。

  毕竟大清皇族就是女真人。

  努尔哈赤最开始建国的时候为什么也起名叫大金,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团结所有女真人,让女真人回忆起当年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那个大金之辉煌。

  看着岳飞暴打自家先祖们,康熙皇帝再怎么豁达,也很难说出支持岳飞的话。

  人老了,就容易怀念祖先,怀念历史。

  但胤禛和弘历显然心里就没有这么多想法。

  胤禛轻笑一声,道:

  “其实岳飞能暴打前金也是好事,若是被完颜部建立的前金统一天下了,那咱们爱新觉罗部岂不是世世代代当他们完颜部的臣子了?”

  对其他朝代来说,完颜阿骨打建立的大金就是大金,努尔哈赤建立的只能叫后金。

  但作为努尔哈赤的子孙们,他们称呼自家祖先建立的是大金,完颜阿骨打那个只能叫“前金”。

  弘历也点头道:

  “前金其实还是有很多经验教训的,咱们大清就是总结了他们的教训,才得以最终统一天下。”

  在大清的皇族教育中,金朝和宋朝这段是历史课程的重点之一。

  原因嘛当然也很简单,就是为了不走金朝的老路。

  满蒙一体,八旗,满汉分治等等大清的国策,都可以从宋金这段历史之中找到对应的参照事件。

  康熙嗯了一声,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礼部尚书快步走了进来。

  “陛下,英法两国陛下的国书送到了。”

  康熙咦了一声,略微有些惊讶。

  竟然是一起送到的?

  带着这种异样的心思,康熙皇帝将这两份国书先后过目。

  他先看的是英国国王乔治的国书。

  英国国王乔治在信中表明了对大清进军布里亚特的支持,并表示随信运送来一万支火枪、两百门火炮和相应子弹、炮弹。

  此外,乔治国王还表示,如果大清需要的话,英国还能在一年内继续向大清运送五万支火枪和一千门火炮,价格都将十分优惠。

  最后,乔治国王希望能得到大清在印度南亚次大陆方向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如果大清愿意进行帮助,那么英国可以直接出售五十艘战舰给大清,或者大清也可以选择用这些帮助来抵扣购买火枪火炮的军费。

  随后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国书。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同样非常欢迎大清对布里亚特的进军,并希望能得到大清在印度方面对法国的支持,以方便法国和英国竞争印度殖民地。

  此外,路易十五还在信中提出一个要求,希望大清能帮助法国在越南或者吕宋一带寻找一块合适的地区建立殖民地,以方便法国和大清之间的贸易。

  作为回报,法国将向大清出售三十艘最新式的战舰,价格优惠。

  康熙皇帝沉吟片刻,将这两份国书给胤禛、弘历先后过目。

  “你们有什么想法?”

  在此之前,奥斯曼土耳其苏丹阿赫迈德三世的国书也已经送到。

  阿赫迈德三世显然对大清和沙俄开战的事情极为关注,在信中非常热情洋溢地称赞了大清的威武和勇猛。

  同时还表示只要沙俄大军东进并与大清爆发大规模战争,奥斯曼土耳其将会再度北上挥师黑海沿岸,对沙俄控制下的乌克兰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阿赫迈德三世甚至还提出一个构想,希望大清主力能出击西伯利亚并一路西进,跟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一起会师莫斯科,拿下莫斯科之后再北上圣彼得堡,彻底灭亡沙俄。

  康熙皇帝对阿赫迈德三世的提议颇为动心,足足动心了三秒钟,然后就把这份完全不切实际的国书丢在一旁。

  胤禛看完英法两位国王的国书,长出一口气,露出高兴的表情。

  “皇阿玛,有了英、法和土耳其的压力,沙俄应该很难对布里亚特地区派出援兵了。”

  弘历则是跃跃欲试,开口道:

  “皇祖,不如咱们直接让先遣军继续北上,占据整个鲜卑祖地吧。”

  鲜卑祖地,就是沙俄的西伯利亚。

  康熙闻言,哈哈地笑了起来。

  “鲜卑祖地都是天寒地冻的极北之地,要来有何用?”

  “嗯,也不对。”

  康熙皇帝想了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