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刘秀愤怒抨击,李世民重提周朝,赵构醉生梦死(第2页)

  【宗泽虽死,余威犹在。金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消灭河北义军之外,将主力放在了山东一带,汴京也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期。】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不由感慨。

  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摇了摇头,道:

  “这就是大宋,呵呵。现在朕总算是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会轻蔑地将大宋叫做大怂了。”

  是真怂啊!

  霍去病重重地哼了一声,道:

  “北伐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搞的好像儿戏一样,说打就打,说不打就不打了?”

  “堂堂一个华夏王朝,就这么朝令夕改的吗?”

  大汉其他臣子也是抨击之声不断。

  对大宋这么怂的行为,大汉是真的看不上!

  卫青表情严肃地开口。

  “宗泽毕竟只是一个臣子,在得不到皇帝的支持下能做的确实有限。”

  “可惜了,若是宗泽能再年轻一些,大宋是真有希望能收复全部失地的。”

  太子刘据闻言,不由好奇地开口问道:

  “平阳侯,宗泽当真有这么厉害?”

  “他之前在第二次汴京保卫战中也没有给汴京解围啊。”

  卫青笑了笑,对着刘据解释道: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在打仗的时候,士气是非常重要的。”

  “宗泽的名声已经响遍金军士兵心中,对金军所有将士造成了极大的震慑。”

  “反之,宋军有宗泽指挥,在作战时必定如虎添翼。”

  “此消彼长,只需要宗泽亲自挥师北上,就一定能连战连捷,收复大量失地。”

  霍去病听到这里,不无自得地开口补充了一句。

  “太子殿下,这就是一个真正名将的威慑力,人还没到,敌人就已经吓破胆了。”

  卫青和霍去病,在匈奴人的心中就有这样的威慑力!

  汉武帝点了点头,道:

  “所以人们常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呵呵,金军战斗力当然是比宋军更强的,但远远还没到碾压的程度,不然宋国早就已经被金国灭亡了。”

  “宗泽其实领兵能力也就那么一回事,但凡是随便一个出色的将领,嗯,别说是卫青和去病儿了,就算是李广去了大宋作为主帅,一样也能收复失地!”

  刘据闻言哑然片刻,随后忍不住道:

  “那这样说来,北宋岂不是白白放弃了马上就能收复的河北大片领土?”

  那可是广袤的河北平原啊。

  这么多,这么好的耕地和人口,竟然就这么白白放弃了?

  刘据根本无法理解。

  汉武帝悠然开口。

  “要不怎么会叫做大怂呢?别人是知耻而后勇,这个大怂是被暴打了一通之后吓破胆子了。”

  “嗯,应该说,是赵构在被暴打之后吓破胆子了。”

  “真不愧是能上盘点视频的败家子啊,废物一个!”

  东汉世界。

  刘秀大为不满。

  “这就停止北伐了?这么好的机会!”

  在场的许多大臣也颇为激动。

  耿弇吹胡子瞪眼睛。

  “河北这就不要了?这赵构真不愧是盘点视频的主角,简直不堪入目!”

  耿弇很生气。

  耿弇是扶风茂陵人,属于关中人士。

  但耿弇的父亲耿况,当年曾经出任大汉上谷郡太守。

  大汉的上谷郡,就位于整个北宋心心念念的“燕云十六州”之中。

  耿家之所以能有今天在东汉之中的地位,和上谷郡是分不开关系的。

  所以耿弇是特别,特别地看不惯宋朝的。

  事实上,刘秀也非常看不惯北宋,现在就更加地看不惯了。

  燕云十六州拿不回来也就算了,现在竟然连整个河北都丢了!

  河北,那是刘秀霸业的起点。

  当初刘秀带着一批亲信前往河北,没兵没将,正是在耿况、彭宠两位河北太守,以及真定王刘杨的大力支持下,得以一统河北,随后横扫天下重建大汉。

  河北在刘秀心中,拥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那是他的起家之地,是东汉王朝霸业的起点。

  但现在,刘秀却眼睁睁地看着赵构这个废物皇帝,轻描淡写地,毫不留恋地,将河北好像一坨没有价值的垃圾一样丢弃了。

  这谁忍得住?

  刘秀气愤地开口道:

  “河北都已经陷落两年了,还能组织起十万以上的义军。”

  “这么好的群众基础,只要随随便便派出一员大将北上,就能轻而易举地实现一呼百应,让河北地区重归华夏。”

  “这种事情甚至都不需要大宋朝廷花费多少资源,他们怎么就不愿意去做!”

  “这个混账赵构,真是气死朕了!”

  刘庄惊讶地看着刘秀。

  在刘庄的印象中,自家父皇可是很少发这么大的火。

  看来,赵构是真把父皇给惹毛了啊。

  刘秀一气之下,发了一条弹幕。

  【光武帝刘秀:这个赵构真是把朕恶心到了,河北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老百姓,在他心里就一文不值吗?】

  【魏武帝曹操:谁说不是呢?河北骑兵可是大汉最优秀的骑兵,平原又是最有利骑兵发挥的地形,这赵构怎么想的?】

  【汉武帝刘彻:胆小如鼠的东西,给朕看笑了,没想到华夏还能有这么怂这么废物的皇帝。】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弹幕纷纷飘过,无一例外都是对赵构的疯狂吐槽。

  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脸色非常难看。

  “这个赵构,这个赵构!”

  赵构虽然确实不是赵匡胤的后代,但如今大宋被疯狂嘲讽,赵匡胤这个开国皇帝的脸面也挂不住啊。

  赵匡胤怒气冲冲地对着杨业开口道:

  “快,立刻再去组织一次对东北地区的清剿,把还活着的女真人通通给朕杀了,气死朕了!”

  杨业欲言又止。

  大宋这些年进行得最频繁的军事活动,就是对东北长白山地区的女真人一次又一次清剿。

  前两次效果斐然,女真人被宋军杀得人头滚滚,长白山之中到处都是鲜血流淌。

  但接下来的几次,成效就比较有限了。

  原因也很简单,女真人都被杀绝了!

  在之前几次屠戮中侥幸生存下来的女真人,也不敢继续在大宋境内停留,纷纷朝着黑龙江以北迁徙。

  如今这个世界上还活着的女真人,绝大部分都在北方的西伯利亚地区,大宋东北的女真人是真所剩无几了。

  不过看到赵匡胤这么气愤,杨业还是赶紧答应下来。

  “陛下放心,枢密院这就和兵部协调安排下去,一定用最快的时间发动一次清剿军事行动。”

  唐初世界之中,李渊悠闲地坐在一条游船上,注视着面前的金幕。

  “没想到啊,这些靺鞨人的后代居然还真能在中原作威作福呢。”

  “呵呵,朕总感觉,华夏王朝是一代不如一代喽。”

  李渊的话,引来一旁的几名宰相连连点头。

  裴寂开口道:

  “谁说不是呢?靺鞨对大唐来说,只不过是一个随随便便出两三千人就能搞定的弱小种族。”

  “没想到靺鞨的后裔女真人,竟然都能强大到这种地步。”

  虽然现在还是唐初武德年间,但在金幕出现之后,大唐已经扫平了整个漠南漠北,也征服了整个东北地区所有异族,包括黑龙江以北的黑水靺鞨。

  黑水靺鞨,正是女真在大唐时候的称呼。

  李世民沉吟片刻,开口道:

  “父皇,儿臣觉得单单是征服这些种族还不行,必须要像之前华夏诸多先辈一样,用文明将这些异族全部同化。”

  “如此才是真正长治久安之策。”

  李渊有些好笑地看了一眼李世民,道:

  “世民啊,咱们大唐把那些异族抢夺得这么厉害,他们真的愿意融入华夏么?”

  唐军作战时是真的勇猛,但打完仗之后对占领地的劫掠同样也是刮地三尺的级别。

  李世民笑了笑,道:

  “父皇不必担心,以前咱们华夏的先辈也是这么做的嘛。”

  当年周武王分封一千诸侯,绝大部分的诸侯都是在异族盘踞之地开拓。

  为啥周朝的诸侯国一开始没有明确的国界线,是因为他们不注重地盘吗?

  当然不是。

  周朝的诸侯们分封,并不是说你被周天子授予封地,去了那里,当地的商朝移民以及各种夷狄就赶紧上门倒头就拜,该交税交税该出兵打仗就出兵。

  恰恰相反,周朝诸侯们抵达封地的时候,面对的局势是——举世皆敌。

  除了诸侯自己建立的城邑内部是安全的,出了城就完全没有安全可言了。

  所以诸侯的封地,其实就是一个个殖民地定居点。

  大家的地盘都只限于城邑之中,那讨论什么国境线就一点意义都没有。

  所以在周朝早期,就把城里居民称为“国人”,表示是自己人。

  城外的就是“野人”,表示不是自己人。

  这也是为什么在周朝早期的地图中往往只标注诸侯所在的城邑,不标注诸侯国疆域国境线的原因。

  那时候压根就没有国境线这种东西,出了城就等于出国了。

  随着时间的过去,诸侯们凭借着各种手段(主要是战争),逐渐地以城邑为中心向四周征服,渐渐地扩大了自己实际统治的地盘。

  在这期间,城外的商朝遗民和异族当然也不是没有反抗。

  但周朝分封制体系本身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生的。

  诸侯被攻击,就向附近的诸侯求援。

  附近的诸侯加一起也搞不定,就向拥有当地一大片区域征伐权的大诸侯国(一般就是指公爵国)求援。

  实在连大诸侯也搞不定了,那就得请求周天子的支援了。

  这样一来,一个看似弱小的周朝城邑,实际上却拥有了来自封地附近其他小诸侯国、大诸侯公爵国乃至周天子的保护。

  而无论是商朝遗民还是各种异族,那都是一盘散沙,根本就无法和周朝这个成熟的殖民开拓体系进行长久对抗。

  周朝就是凭借着这个精妙至极的体系,从一个侥幸攻入商朝都城得到天下霸权的关中小国,一步步地成长到了势力蔓延到全天下的华夏大王朝。

  这个时间段中,周天子是非常强大的。

  为啥?

  因为周天子可是实打实的控制了关中和洛邑这两大块领土。

  周天子的地盘,是从城池到野外,全部都归天子统治,里面的所有异族早就被清扫一空了。

  周天子的地盘已经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领土,拥有了国界线,对国界线内的每一寸领土都能进行有效掌控。

  而诸侯们的地盘局限于城邑围墙之内,仅仅是“城中之国”。

  出了城你别管什么侯爵公爵一样啥也不是,拿什么和周天子抗衡?

  你要是不听话,周天子分分钟攻破你这座城池,杀你全家老小,换另外一个听话的来继续当诸侯就行。

  直到诸侯们的实际控制区域从城邑之中蔓延到城外,并正式和其他诸侯交界了。

  这个时候,国境线才终于有了实际上的意义,才开始在地图上被标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