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赵构秦桧绝配组合登场,赵匡胤气到破防,沙俄怂了?(第2页)

  要是天下汉人都投奔了伪齐,赵构这个大宋皇帝还怎么活?

  赵构的确是愿意和金国议和,但绝对不可能承认伪齐。

  若是秦桧敢劝赵构承认伪齐的话,那赵构心中对秦桧的信任就会立刻跌到谷底。

  眼下,秦桧这个答案就非常完美。

  搁置伪齐争议,就可以不触怒金国,不耽误和谈进程。

  等和谈完成了,再想办法弄死这个伪齐便是。

  金国毕竟也是大国,想来不会因此而毁约南下。

  想到这里,赵构看着面前的秦桧,眼中满是欣赏的表情。

  不错不错,这家伙有前途,能知道朕是怎么想的。

  这几年,朕可从来没见过这么贴心的臣子啊。

  赵构又和秦桧商谈了一番,秦桧各种回答圆满无缺,让赵构越来越满意。

  于是在这次召见结束后的第二天,赵构就正式颁布旨意,任命秦桧作为礼部尚书,主持议和之事。

  紧接着,赵构又将秦桧升为参知政事,成为副宰相的一员。

  画面中,一名大宋使者正在宣读赵构册封秦桧为参知政事的旨意。

  “……忠信行于异域,威名扬于虏庭。”

  “……安社稷为悦,尝抗死以力陈;与鸟兽为群,卒奉身而旋返。”

  “乃当代之苏武也!”

  至此,秦桧正式成为了大宋宰相们的一员。

  秦桧如此飞速提升,大家都知道他已经是皇帝赵构面前的大红人,自然有不少趋炎附势之徒纷纷前来投靠。

  在用一段时间培植自己的势力之后,秦桧终于露出了隐藏在黑暗中的獠牙。

  秦桧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要除掉此时大宋的正宰相范宗尹,自己上位!

  于是秦桧暗中指使礼部侍郎季陵上书弹劾范宗尹,说范宗尹当年曾经在张邦昌的“伪楚”政权之中任官,属于对大宋不忠不孝,不应该继续担当相位。

  但范宗尹也不是一个每天只会照镜子的人,他也是当过宰相好几年的政坛老油条,手段和属下势力一样不缺。

  在一番交锋之后,攻击范宗尹的季陵被免去了礼部侍郎的官职,秦桧的图谋遭到了挫败。

  不过秦桧也没有完全失败。

  经过此事,赵构心中对范宗尹的不满也悄然多了几分。

  偏偏就在此时,范宗尹又做了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

  画面中,范宗尹和秦桧两人站在了赵构的面前。

  范宗尹道:

  “陛下,太上皇时期过于滥赏,导致许多官员品级过高,官职兼任极多。”

  “如今大宋已经开始安定,新朝应当有新气象,当夺其多余官位,以节省朝廷俸禄支出,也可为新人开辟道路。”

  赵构闻言不置可否,看了一眼旁边的秦桧。

  秦桧忙高声道:

  “陛下,范相公所言的确是精辟入里,让臣佩服。”

  “臣以为,只要按照范相公的意思进行改革,国库一定能节省更多的收入,大宋也能腾出更多官职来封赏有功者,为陛下更好地招揽天下士人之心。”

  在授意季陵弹劾范宗尹失败后,秦桧立刻意识到自己暂时还不是范宗尹的对手。

  于是秦桧果断摇身一变,成为了范宗尹最忠实的狗腿子。

  果然范宗尹在听到了秦桧这番话之后不由露出笑容,对着秦桧点了点头。

  秦桧当初能顺利回到绍兴府觐见赵构,范宗尹这个宰相在其中也是发挥了不小作用的。

  从这一点来说,范宗尹自认为是秦桧的恩人并不为过。

  范宗尹甚至都没有识破季陵是秦桧党羽的事实,把秦桧视作忠诚心腹。

  赵构看到范宗尹和秦桧都这么说,心中也有些意动。

  两人说的这件事情,还真就是一件正事。

  宋徽宗执政末期,国库因为奢靡享受而亏空,宋徽宗本人就开始大肆卖官。

  宋徽宗手下的蔡京、童贯、梁师成等“六贼”也有样学样,各种卖官。

  这就导致了大宋官职泛滥,甚至到了商人们也能买个小吏的职位,享受一波朝廷编制的地步。

  有好事者曾经吐槽过,大宋过百万的总共有两种人,一种是每天无所事事的百万禁军,另外一种就是在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官吏。

  由于靖康的突然爆发,再加上接下来几年赵构一直忙着逃命求和,也没心思关注这些破事。

  眼下在各路战场上先后击败金军,议和的事情也已经有了眉目。

  大宋朝廷这边也终于有精力来重整内政了。

  大宋政权基本上已经被金军的这几次南征打得稀烂,各地的官员、溃兵、将领们许多都是表面上效忠大宋,实则自立山头,压根就不鸟朝廷,更不会给朝廷运送一兵一卒,一石粮食。

  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继续下去的。

  没有地方上的兵源和税赋,赵构怎么能当一个好好享受的皇帝?

  于是赵构点头道:

  “好,那此事就由两位卿家着手进行处理吧。”

  秦桧忙道:

  “陛下,臣最近忙着跟金国议和的事情,实在是分身乏术。”

  “范相公能力卓越,乃是大宋的中流砥柱,此事陛下尽管交给范相公,必定能处理得妥妥当当。”

  范宗尹一听,心中越发高兴了。

  不愧是我老范的心腹,一点都不抢功。

  这就很好嘛!

  赵构闻言,倒也没察觉有什么不对,道:

  “也对,议和毕竟是一件不能分心的大事,那两位爱卿就各自行事吧。”

  秦桧回到了自己的府中,见到了妻子王氏。

  王氏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女子,而是出身名门。

  她的爷爷王珪曾经在宋神宗时出任过宰相,是真正的大家闺秀。

  秦桧之所以能安然无恙地抵达金国并成为完颜挞懒手下的奴才,王氏在其中也是出过一份力的。

  怎么出力的?

  嗯,一名弱女子在异国他乡当俘虏,还能提供给金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答案其实是非常明显的。

  完颜挞懒对王氏也算是青眼相加,虽然王氏此时已经是三十来岁的半老徐娘,但一路在外征战也没少叫王氏进帅帐里“谈心”。

  王氏这种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对喜爱附庸风雅的完颜挞懒而言,是非常讨他欢心的。

  作为完颜挞懒忠心耿耿的奴才,秦桧自然是毫无意见。

  反正王氏最后也没有怀孕嘛。

  如果有人觉得这只不过是秦桧为了保命而忍辱负重,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回归到大宋之后,这对夫妇竟然还是异常恩爱,相敬如宾!

  秦桧不嫌弃给金国人暖过床的王氏,王氏也不在乎秦桧在金国人面前点头哈腰当奴才的谄媚。

  只能说这两人的确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了。

  王氏看到秦桧带着笑容,便也笑了起来,道:

  “夫君今天是碰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吗?”

  秦桧如此这般地对着王氏说了一通今日的事情,笑哈哈道:

  “这范宗尹真是一点敏锐度都没有啊。”

  王氏疑惑道:

  “夫君何出此言?”

  秦桧脸上闪过一丝狡诈光芒,道:

  “范宗尹想要收拾政局,减少无效官职,这当然对大宋来说是一件好事。”

  “可问题在于,那些被收回官职的人,心里能高兴吗?”

  “他们肯定会恨死范宗尹的。”

  “夫人啊,你就等着看吧,范宗尹马上就要臭不可闻了!”

  【事情正如秦桧所料,范宗尹推行的这一次削减无效官职改革触动了一大批人的利益。】

  【这些人由此对范宗尹群起而攻之,一边攻讦范宗尹麾下的两大心腹王俣和万格“刻薄寡细”,另外一方面则说范宗尹这是想要借助削减官职改革的机会中饱私囊。】

  【甚至还有人编造了许多对联:“逢(王)俣多龌龊,逢(万)格必阻隔”。】

  【还有人做打油诗进行嘲讽:】

  【不如归去,做个(伪)齐民。免一回来,一回讨,一回论。】

  这些事情,自然都被“忠心耿耿”的秦桧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赵构。

  “什么,下面众人的意见竟然这么大?”

  赵构听完秦桧汇报之后,顿时慌了。

  这改革,竟然已经要改到连下面的官员都想要投奔伪齐的地步了?

  这可不行!

  要是大家都去投奔伪齐了,赵构这个大宋皇帝还当个屁啊。

  这对赵构来说,可真的是动摇国本了!

  赵构深吸一口气,表情严肃。

  “范卿家这件事情,看来是做得确实欠妥了。”

  秦桧忙道:

  “谁说不是呢陛下,臣之前也是非常赞同范相公改革的,但如今看来范相公是用错了人,让下面的官吏怨声载道啊。”

  说话时,秦桧心中带着几分自得。

  范宗尹啊范宗尹,你以为我主动退出是不和你抢功?

  呵呵,我其实是不想和你一起踏进这个火坑!

  听着秦桧的话,赵构心中对范宗尹的不满越发坚定,愤愤地开口道:

  “朕之前也和你一样被范宗尹那个家伙给蒙蔽了,还以为他真能帮助大宋做出好的改革呢,没想到却把事情弄成了这个样子。”

  “哼,朕看啊,范宗尹这个宰相确实是没必要当下去了!”

  【在秦桧第二次的陷害下,范宗尹终于撑不下去,于当年七月被赵构罢相。】

  在罢相的前一天,赵构还特地把秦桧召进行宫之中。

  秦桧满心欢喜,觉得这应该就是赵构要让自己上位,事先进行一个嘱托和观察。

  赵构清了清嗓子,对着秦桧道:

  “秦爱卿啊,范宗尹罢相的旨意明日就要颁发下去了。”

  秦桧忙道:

  “陛下圣明!”

  赵构点了点头,又道:

  “朕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一个人能真正地帮助朕,解决如今大宋的诸多问题。”

  秦桧一听,这明显就是赵构在夸自己嘛!

  秦桧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期待地问道:

  “不知陛下口中所言这位大宋肱股之臣,乃是何人?”

  赵构表情严肃地开口道:

  “便是吕颐浩吕卿家了。”

  “啊?”秦桧当场傻眼。

  秦桧这一傻眼,正在观看金幕的历朝历代皇帝们忍不住都笑出了声。

  汉初世界,刘邦放声大笑。

  “好好好,秦桧算计这个算计那个,结果最后居然还是给别人做了嫁衣。”

  “简直是笑死朕了,哈哈哈!”

  在场的大汉君臣,心中也是颇为快意。

  谁最痛恨汉奸?

  当然是大汉人!

  作为大汉王朝的开国一代,看到秦桧这个汉奸,心里别提多腻歪,多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