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岳飞北伐,赵构急眼,赵匡胤疯狂给岳飞加油(第2页)

  岳家军只要不动,其他三路兵马是搞不起什么大风浪来的。

  但岳家军只要动起来了,就算其他三路兵马都不动,宋金之间也一样会爆发举国之战!

  所以岳飞说的没错。

  岳家军,实在是太强了!

  在岳飞的催促下,岳家军一路往北疾进。

  然而十万大军的速度再怎么快,也快不过八百里加急的单人狂奔。

  岳家军刚刚出发不久,才抵达湖北德安府,作为南宋朝廷特使的李若虚就赶到了。

  李若虚带来的不仅仅只有口谕,还有赵构情急之下写的一份手谕。

  当然这份手谕之中是不可能提起让岳飞不要北伐的,只是委婉地写着:

  “今遣李若虚前去,卿凡事务需与其商量”。

  以及“据当今局势,当重兵持守,轻骑择利即可”。

  到这里,赵构的意图几乎可说是昭然若揭。

  赵构希望岳飞只需要重兵把守原先的防区,派出轻骑兵骚扰金军,顺便弄点人头交差。

  等金军退去之后,岳飞就是大功一件。

  而李若虚给岳飞的口谕则更加直接,就一句话。

  “兵不可轻动,且宜班师!”

  岳飞听完这句话之后,瞬间沉默。

  过了好一会,岳飞深吸一口气,看着李若虚道:

  “李兄,你难道也赞同朝廷的想法吗?”

  李若虚曾经在鄂州岳飞麾下当过一段时间的参议官,也就是南宋朝廷派来的监军。

  岳家军的军纪,以及岳飞的拳拳爱国之心,李若虚自然都是看在眼里的。

  名为监军,实际上李若虚和岳家军上下的关系都非常好。

  后来李若虚被召回朝廷高升司农少卿,这些年明里暗里都帮岳飞说过不少好话。

  听到岳飞愤怒的质问之后,李若虚只能一声苦笑。

  “大帅,下官自然是知道你北伐之志的,可胳膊拧不过大腿啊。”

  李若虚自认为并不是那种愿意舍生取义之人,只想安安稳稳地完成朝廷给予的差事。

  英雄当不了,当个混子也挺好。

  岳飞心中愤怒,对着李若虚厉声道:

  “李兄,难道你忘了当年在鄂州时的见闻吗?”

  “难道你忘了南来鄂州投奔我们的那些大宋子民们的殷切期盼吗?”

  “朝廷什么局面,你比我更清楚。”

  “你应该知道,若是错过这一次北伐,恐怕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有机会北伐了!”

  李若虚默然不语。

  岳飞看着李若虚,一字一顿地开口道:

  “李兄,你难道真要眼睁睁地看着大宋就这么堕落下去,眼睁睁地看着大宋永远只能成为苟安半壁江山的东南小朝廷吗?”

  “华夏的尊严何在,你对大宋的爱国之心何在?”

  “今日你我若是当真退缩,百年之后,你我还有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大宋列祖列宗吗?”

  听着这番话,李若虚终于动容。

  正如岳飞所说,李若虚在鄂州担任参议官的时候,见过太多从中原南下投奔的大宋子民了。

  关于金人、伪齐是如何荼毒中原,残害大宋百姓的事情,李若虚也同样听得太多太多。

  此生唯一的机会……

  李若虚仔细咀嚼着这番话,终于下定决心,抬头看向岳飞。

  “大帅,你只管一力北伐!”

  “若是朝廷责怪,便是我李若虚假传圣旨之罪!”

  李若虚为了民族大义,这一刻,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岳飞这边!

  谁说南宋文人无风骨?

  至少,李若虚有!

  岳飞见李若虚被说服,心中也是激动不已,一把握住了李若虚的手。

  “李兄,我就知道你是个热血男儿!”

  “你放心吧,只要北伐成功,我定会上奏章表明你的功劳!”

  “届时纵然拼得我岳飞辞官告老,也定不会连累你的前途。”

  李若虚哈哈大笑,反手用力握住岳飞的手掌。

  “岳兄,你我都是为了大宋,为了华夏,何须如此客气?”

  “速速进军北上,不然朝廷方面恐怕会意识到我出问题了,夜长梦多!”

  【在家国大义面前,李若虚受岳飞感染,不惜背负矫诏的罪名,支持岳飞北上!】

  【赵构很快就得知了这种情况,气得大骂李若虚不止,随后又飞速派人用八百里加急给岳飞送来第二份手谕。】

  岳飞展开手谕,正好将其中内容映照在金幕画面中。

  “……已令张俊措置亳州,韩世忠措置宿州,卿可趁机进取陈、蔡,就闰六月终,一切了毕。”

  “候措置就绪,卿即可轻骑前来临安相见!”

  岳飞看着这份诏书,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丝嘲讽。

  之前秦桧力主议和,岳飞多次上书请求前往临安,都被赵构拒绝。

  现在找到,岳飞不想去临安,赵构反而上赶着要岳飞去临安了。

  岳飞轻声自语道:

  “陛下,你终于还是不愿意北伐啊……”

  从这份诏书就能看出来,赵构甚至都不想夺回本已经在议和后归属大宋的黄河以南汴京等地,只想着在淮河一线组织防线。

  其他地方,一律任由金国占领!

  但是……

  岳飞呼出一口气,再度自言自语。

  “开弓岂有回头箭?”

  “我若是当真在陈、蔡止步,又怎么对得起李兄的抗旨矫诏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