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金国兵变完颜亮被杀,赵匡胤盼着赵构早点死!(第3页)

  “到时候得让那个高忠建先表个态,岁币、礼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章程,得说好了。”

  “还有,领土的事情,大宋是绝对不可能再割让领土的,这个也要说清楚!”

  “只要能做到这些,咱们就按照之前绍兴和议来谈,那就很好了嘛。”

  赵构这一番话说完,直接让陈康伯目瞪口呆。

  过了好一会,陈康伯才忍不住开口道:

  “陛下,这一次咱们可是打赢了啊!”

  “都打赢了,怎么能按照绍兴和议来呢?”

  “必须要让金人免除岁币,两国平等相待,再使金人归还淮北,中原领土,如此方才符合大宋胜利者的身份啊。”

  赵构闻言,顿时大怒,胡子都翘了起来。

  “行了行了,别老是在朕面前说这些,都听了几十年了,烦也烦死了!”

  “反正就按照绍兴和议来便是,其他的不必多言!”

  说完,赵构气呼呼地起身,直接走了。

  陈康伯等几名宰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都说不出话。

  紧接着,赵构又因议和之事,下发了一道圣旨。

  “朕料此事终归于和。”

  “在朕所见,当以土地、人民为上,非以名分所先也。”

  “旧疆比之人民,小事也。朕如何能以小事大?”

  “使两国生灵不残于兵戈,此大事也。因小失大,朕所不耻。”

  看完赵构的这份圣旨,陈康伯嘴唇发白,表情颓丧。

  良久之后,他长叹一声,放下手中圣旨。

  然后,提笔开始写辞呈。

  还是那句话,经过赵构和秦桧的多年调教,又有岳飞等人的先例在前,南宋所谓的主战派士大夫,早就已经不是当年那些心心念念要光复中原,甚至不惜以死相争的忠烈之士了。

  陈康伯见赵构议和之心已然坚定,也不敢再争执什么,唯恐引来杀身之祸。

  既如此,那么主动上奏辞职,不失为一个明哲保身之策。

  反正按照之前的惯例,打完仗之后主战派的宰相们就算不辞职,也很快会被赵构以各种理由罢相的。

  还不如借这个机会卖个好,说不定还能捞个什么绍兴、建康知府当当呢。

  然而,陈康伯的这一次辞呈交上去之后,事情又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赵构很快亲自召见了陈康伯。

  陈康伯心中又惊又喜,以为是赵构回心转意,打算大举北伐,便兴冲冲地入宫。

  没想到赵构见了陈康伯,却说了一番莫名其妙的话。

  “卿何必急于此事?且更待数月,自有人决定卿之去留。”

  说完,赵构就把陈康伯给打发走了。

  这下子,陈康伯是当真疑惑了。

  坐在书房中,这位大宋左相陷入了苦思冥想。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北伐?不对。”

  “若是陛下想要北伐,直说便可,何须如此委婉?”

  “等等,自有人决定卿之去留,莫非……”

  陈康伯思来想去,又召集了几名心腹幕僚商议半宿,终于下定决心。

  第二天,陈康伯又给赵构呈上了一份奏章。

  赵构看完这份奏章,露出了笑容。

  “这个陈康伯,虽然天天喊着北伐挺烦人的,但关键时刻,脑子还是够用的嘛。”

  陈康伯的这份奏章讲的不是北伐,也不是宋金和谈的事情,而是另外一件事。

  请立建王赵伯琮为大宋皇太子!

  赵构笑呵呵地在这份奏章上批了一个“准”字。

  当年五月,在宋金议和紧锣密鼓地进行,基本上已经要达成一致的时候,赵构就下了一份诏书。

  “朕以不德,躬履艰难,荷天地祖宗垂祐之体,获安大位三十有六年。”

  “属时多故,未能雍容释负,退养寿康。今边鄙粗宁,可遂初志。”

  “而皇子伯琮敏德允成,神器有托,朕心庶几焉。”

  “可立为皇太子,仍改名烨。”

  这份旨意之中,其实已经初步暴露了赵构的志向。

  对赵构而言,当皇帝很舒服,但又很不舒服。

  舒服,是因为当皇帝能享受整个天下的奉养,能有无数的美人,能住在富丽堂皇的皇宫之中。

  不舒服,当然就是因为战争!

  赵构是真的烦透了战争。

  可偏偏每一次开战,他作为皇帝都必须要各种操劳,甚至还要辛辛苦苦地“御驾亲征”北上。

  还得担心受怕,生怕什么时候自己就好像老爹宋徽宗和大哥宋钦宗一样,被金国人抓去当了俘虏。

  而且赵构今年也已经五十六岁了,处理政务的时候精力同样不济。

  所以,当群臣还在为了大宋三十六年之后终于又有了皇太子而欢欣鼓舞的时候,赵构又一次将左相陈康伯、杨沂中等人召进了皇宫之中。

  “尔等这段时间,要多多辅佐皇儿,没有什么重要的军国大事,就全部都由你们和皇儿商议处置便是。”

  陈康伯闻言,不由大吃一惊。

  “陛下,这于礼不合吧?”

  天底下哪有皇帝还没死,就把政务全部交给皇太子处理的道理?

  除非是像李世民那种,通过政变夺取权力的。

  赵构呵呵一笑,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无妨。这就是朕今天要和你们说的第二件事了。”

  “嗯,在敲定和议之后,朕准备退位为太上皇,让皇儿继位。”

  看到这里,大宋世界之中,赵匡胤顿时激动了。

  “哈哈哈,好啊好啊,赵构这个臭小子终于要滚蛋了,这一部辣眼睛的金幕视频终于要结束了。”

  赵匡胤兴奋地说着,差点流下眼泪。

  大殿之中的其他大宋群臣也是一脸唏嘘,莫名地有了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苦尽甘来的感觉。

  宋徽宗和宋钦宗的那一部盘点视频,已经是非常折磨了。

  没想到赵构的视频一放才发现,这位更是极品中的极品。

  别人是年轻的时候热血,中年沉稳,老年保守。

  赵构倒好,年轻的时候怂,中年的时候怂,老了一样还是怂!

  合着这赵构完全不在十二生肖之中,单独有一个王八的属相呗?

  赵德芳长出一口气,非常认真地开口道:

  “父皇,儿臣觉得今后大宋继承人心性方面的培养必须是重中之重。”

  “可以允许他有多种性格,但绝对、绝对、绝对不能像赵构这种怂包!”

  这句话,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赵构擦了擦眼角,道:

  “那可不?朕决定了,以后咱们大宋的皇子,五岁开始练武,成年礼必须是单独搏杀一只虎豹!”

  “啊?”赵德芳一听直接傻眼了。

  群臣也吓了一跳,纷纷开口。

  “陛下,使不得啊。”

  “陛下,没必要,真没必要。”

  “陛下,能杀只羊就行了,虎豹这种还是太危险了。”

  赵匡胤大怒,道:

  “怎么就危险了?朕当年……咳,总之,必要的武勇还是得有。”

  赵德芳忙道:

  “父皇,个人的武勇和内心的勇气并没有实际联系啊,你看赵构不也是百步穿杨,可又有什么用呢?”

  众人一番手忙脚乱的劝说,总算是阻止了赵匡胤这个不靠谱的要求。

  赵德芳擦了擦汗,又有些遗憾地开口道:

  “赵构就算传位了,也还未必就会死。”

  “看来还得等一段时间,这金幕播放的赵构篇才能结束。”

  众人被赵德芳提醒,都露出失望表情。

  这赵构怎么就不能立刻当场暴毙呢?

  赵匡胤哼了一声,道:

  “他要是不退位还好,只要一退位,呵呵,历史上的太上皇可一个都没有好下场!”

  说话时,赵匡胤不可遏制地浮现期待表情。

  赵德芳一想,好像也是。

  单单赵德芳能想到的太上皇,就有四个。

  第一个是赵武灵王,退位四年后死于沙丘宫变。

  第二个是唐高祖李渊,在玄武门事变后被迫退位,接下来的人生里处于软禁状态。

  第三个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老爹唐睿宗李旦,退位当太上皇后无法控制儿子李隆基和妹妹长平公主之间的争斗,最后也是被李隆基架空。

  第四个太上皇,则是李隆基本人。马嵬坡之变后太子李亨直接跑去了甘肃继位,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最终李隆基也落得个被软禁架空的结局。

  这些个太上皇,就没有任何一个是能安安稳稳,和平交接权力的。

  要么死,要么被架空。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当太上皇绝对是一个奇烂无比的选择。

  想到这里,赵德芳突然又有点开心。

  赵构这种昏君,早点死难道不好吗?

  当了太上皇,他肯定就能死早点了嘛。

  赵德芳期盼地注视着金幕。

  突然,赵匡胤想到什么,又叹了一口气。

  “啧,好像也未必。”

  “他娘的,难道赵构这个祸害也能寿终正寝?”

  说到后面,赵匡胤都有点咬牙切齿了。

  赵构的视频,每多播放一天,赵匡胤心里就难受多一天。

  简直了!

  赶紧退位,赶紧去死吧!

  赵匡胤的心中疯狂呐喊着。

  反正他已经把赵光义——赵构这一脉彻底开除族谱,甚至都不允许他们姓赵了。

  赵构早点死,对赵匡胤乃至整个大宋世界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网站公告: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无广告阅读爱读免费小说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网站转码内容不完整,退出转码页面或者下载爱读免费小说更好体验,更快更新敬请您来体验!!!! 爱读免费小说 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