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常惠计激军须靡,乌孙难道能赢军须靡?

面对乌孙君臣的反对,常惠并未生气,而是表情严肃地反问。

 “各位,五十里的距离有多近,大家应该很清楚。”

 “这时候撤退,一定会被匈奴人追击的。”

 “一旦演变成这种局势,各位觉得我们还有获胜的希望吗?”

 乌孙君臣闻言,心中都是一跳。

 翁归迟疑了一下,道:

 “右谷蠡王应该会顾忌附近的大汉军队,不敢轻易追击。”

 常惠笑了笑,语气平和地说道:

 “低估敌人的智慧,乃是兵法中的大忌。”

 “既然咱们能侦查到方圆三百里内没有别的匈奴军队,那匈奴人同样也可以侦查到方圆三百里内没有大汉的兵马。”

 “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右谷蠡王会不会选择追击?”

 乌孙君臣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

 扪心自问,若是站在右谷蠡王的立场上,追击几乎是必然发生的。

 常惠淡然道:

 “草原上的追击结果会是如何,想必各位比我还要更清楚吧?”

 “一旦开始撤退,我们就不可能再组织起完整的阵型,最少最少也要付出上万条性命的代价才能摆脱匈奴人。”

 常惠说到这里,大有深意地环视在场众人一眼。

 “也就两成,五个人里死一个罢了。”

 “诸位大可以赌一下命,觉得自己是活下来的那四个人。”

 “反正我作为大汉派遣来的使者,想来贵国是无论如何也会护住我性命的,不然很难对大汉交待,对吧?”

 众人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

 两成,五分之一的概率。

 诚然,大部分人都会活下来。

 但谁能保证自己就一定不是那个倒霉蛋。

 常惠又悠然开口:

 “诸位都是将军、大臣,是乌孙国的人上人,活命的概率还是比一般的士兵要更大的。”

 “但是诸位麾下的士兵呢?假如某位将军运气不好,麾下军队被全歼了,那常某也只能表示哀悼。”

 一些在乌孙国内属于边缘人的大臣将军,脸色越发的不好看了。

 撤退总得有人断后。

 军须靡可不会让自家敌袭断后,只有这些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的边缘人才会断后。

 这种没有援兵的情况下,断后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一名边缘人大臣立刻站了出来,大声道:

 “常校尉说得有道理,我们不需要害怕匈奴,应该和他们拼了!”

 另外一名边缘人将军冷冷道:

 “撤退也可以,我的部落不能断后。若是要我的部落断后,我情愿和匈奴人打上一场。”

 乌孙国本质上还是一个游牧政权,小号的匈奴,否则也没办法组织起五万骑兵。

 这些大臣、将军们,其实就是一个个部落的族长。

 麾下的士兵,就是他们族中的子民。

 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允许自己部落受损,其他部落毫发无伤的。

 那意味着自家部落实力削减,草场和人口变少,最终被其他部落吞并!

 随着诸多边缘人部落大臣将军们的表态,其他的将军们也有点慌了。

 这些边缘人,今天竟然开始抱团!

 抱团的结果,很可能会导致军须靡改变主意,让那些稍微亲近一些的部族来断后。

 他们也纷纷开口。

 “我觉得匈奴也不是那么可怕,打一场也无妨。”

 “是啊是啊,我们乌孙骑兵同样纵横西域多年,不需要这么惧怕匈奴。”

 “打吧,我看是能打的!”

 来一场大决战,就算有损失也是大家一起损失。

 总比自己断后全族被歼,其他人却毫发无伤的情况要更好!

 军须靡:“……”

 这下,军须靡就很尴尬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能解决,只要把挑事的干掉,其他人自然也就会在死亡面前显露出畏惧和顺从。

 统治乌孙数十年的军须靡,也并非心慈手软之人。

 问题在于,挑事的人是大汉护乌孙校尉常惠!

 总不可能把常惠杀了吧?

 先得罪匈奴,再得罪大汉。

 这不纯纯找死吗?

 军须靡深吸一口气,老脸上露出笑容。

 “看来,我乌孙的勇士们果然还是军心可用啊。”

 “很好,既然如此,那本王就和那匈奴右谷蠡王做上一场,看看究竟谁才是草原上真正的狼王!”

 “传令下去,三军立刻做饭喂马,吃饱喝足之后出发决战!”

 乌孙大臣将军们纷纷领命而去。

 常惠留在帐中,对着军须靡拱手:

 “大王英武果决,果然不愧是能威震西域三十年的霸主!”

 军须靡看了一眼常惠,心情复杂。

 若不是你小子这一番撺掇把本王逼得下不来台,本王何至于跟匈奴拼命?

 军须靡呼出一口气,露出和蔼笑容:

 “大汉一直以来都在对抗匈奴的第一线,此次决战,希望常将军也能多多出力。”

 “嗯,本王将乌孙右军交给常将军指挥吧!”

 到了这一步,军须靡也是豁出去了。

 既然走不了,那你常惠也别想着好好在后面观战,高高挂起。

 你也得给本王上阵去,该拼命也给我拼!

 常惠呵呵一笑,双目中燃烧着熊熊战意。

 “多谢大王,正合常惠之意!”

 西汉世界中,卫青露出赞许表情。

 “这个常惠,颇有博陆侯之风啊。”

 博陆侯张骞,大汉乃至华夏历史上外交官永远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