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刘病已预言成真,霍光的西域行动成了败笔?

常惠擦了擦汗,低声对着苏武开口道:

 “苏大人,慎言,慎言啊。”

 苏武怒气冲冲,须发皆张,怒视常惠:

 “怎么,你怕他霍光?”

 “我可不怕!”

 “老夫当年面对匈奴单于的时候,卫律贼人招数用尽,老夫何曾怕过?”

 “左右不过一死罢了!”

 常惠赶忙拉住就要往外面走的苏武。

 “苏兄息怒,先听我说。”

 生拉硬拽,常惠总算把苏武拉了回来。

 看着扭过头不说话的苏武,常惠苦笑道:

 “苏大人,我何尝不是在匈奴呆了和你一样长的时间?”

 “我心中的忠诚,又怎么会比你少?”

 “更何况,我之前可是差点就死了,是陛下给我封的长罗侯,你忘了?”

 之前的那一战,常惠的确是帮助乌孙打了大胜仗。

 可在接下来的回程路途中,常惠捅出了一个大篓子。

 战争胜利后,常惠在乌孙昆弥等人的护送下,从西域返回。

 不曾想,竟然有一个胆大包天的乌孙人偷了常惠的符节、官印、绶带,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相当于钦差大臣随身携带的御赐尚方宝剑被偷了!

 常惠各种找寻都找不到,只能心如死灰,回长安领罪。

 再大的战功,在丢失符节官印绶带面前都不值一提!

 霍光本有想要让有司对常惠进行审问的意图,关键时刻是刘弗陵一句话救了常惠的命。

 “五路大军无功而返,若常惠也被问罪,那这一战大汉还能对外宣称是胜利吗?”

 “符节官印这些外物没了就没了,关键是大汉必须要有一个胜利的功臣,大司马你觉得呢?”

 霍光被这句话说服了,常惠因此没有获罪,反而被封为长罗侯。

 从爵位来说,常惠这个老部下倒是反超苏武这个老上司了。

 常惠苦口婆心,对着苏武道:

 “但现在的情况,你我若是贸然站出去反对霍光,除了被霍光杀掉之外还会有其他的结果吗?”

 苏武怒道: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常惠直接打断:

 “只为了骂霍光几句而死,对如今的局势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让霍光党羽得到典属国这个两千石大员的位置,苏卿之死真可谓轻如鸿毛了。”

 苏武:“……”

 常惠继续道:

 “陛下心中难道不恨霍家?我看肯定是恨的,只不过陛下也知道霍家势大,不敢发作罢了。”

 “你我既然身为汉臣,理当安静等待时机,届时配合陛下一举铲除霍家势力,这才是忠臣本色啊。”

 苏武脸色渐渐和缓下来,但依旧有些怀疑地看着常惠:

 “你当真是这么想的?”

 常惠不由失笑:

 “若我不是这么想的,刚才我只需要让苏卿离开,然后马上去霍家告状不就好了?”

 苏武被说服了,但心中依旧有些不满。

 “你总说要等待时机,究竟什么时候才是时机?”

 常惠呼出一口气,道:

 “还能是什么时候?”

 “当然就是霍光死的时候了。”

 “好了,我们谈谈这一次去西域的正事吧。”

 【由于霍光一直以来对大汉朝政的稳固控制,皇后许平君的死虽然在内部引发了一波舆论,但却并未影响大汉的对外政策。】

 【西域,再度成为了大汉和匈奴争夺的焦点。】

 负责大汉西域方向的人,便是上一战中取胜的大功臣长罗侯常惠。

 常惠毕恭毕敬地侍立于皇帝刘病已的面前,等候训话。

 霍光虽然大权独揽,但表面功夫从来都是无可挑剔的。

 任何时候大汉的国政方针,刘病已这个皇帝都可以开口,可以发表意见。

 这是否代表着刘病已可以名正言顺地插手政务呢?

 并不能。

 原因也很简单。

 从三公到九卿,从郡守到县令,要么是霍光的党羽,要么就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听命于霍光的中立派。

 霍光的党羽不可能违抗霍光命令,迫于形势的中立派同样也不可能违背如今实力强悍的霍光。

 不管刘病已说什么,官员们都只会听霍光的话,不会听刘病已的话。

 这种情况下,刘病已纵然舌灿莲花,每件事情落到实处的时候都还是只能依照霍光的意思去办。

 刘病已既不能控制官员们的职位升降,也不能控制财政,更不能控制军队。

 除了一张嘴之外,刘病已啥也没有。

 不过,刘病已还是愿意用嘴给自己争取一些威望的。

 刘病已对着常惠道:

 “此去西域,你打算带多少人?”

 常惠恭敬道:

 “臣打算带五百人。”

 刘病已嗯了一声,道:

 “五百人确实必要。”

 这一次常惠是奉了刘病已(霍光)的命令,带着大批的金银宝物去乌孙国,对军须靡等乌孙君臣进行封赏。

 大汉可不是匈奴那样的穷鬼,金钱开路也是早就被证实能在西域屡试不爽的大杀器。

 西域诸国看到乌孙出兵之后获得的丰厚赏赐,哪个国王不怦然心动?

 西域可不是什么太平的地方,这么一大批金银宝物,自然不可能还像以前一样百来人就出发,五百人都算是最低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