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安龙府大案,历朝皇帝极度无语,陛下何故谋反?(第2页)

 “也是,此事必须机密,得把马吉翔调开。”

 武安伯郑允元心中一动,道:

 “陛下可以发出调令,让马吉翔去当广西南宁留守。”

 “广西如今是李定国的地盘,马吉翔去了那里不但没办法危害朝廷,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朱由榔连连点头,感慨道:

 “诸位卿家,你们果然是朕的左膀右臂!”

 【由于马吉翔已经投靠了孙可望,朱由榔任命马吉翔为南宁留守的旨意顺利地被通过,马吉翔心情愉快地去南宁走马上任了。】

 马吉翔离开的时候,顺便把庞天寿也带走了。

 这两个熟知永历朝廷内情的人一走,永历皇帝朱由榔终于可以暗中做一些小动作了。

 当月晚些时分,朱由榔以“劳军”的名义,邀请孙可望派来监视永历小朝廷的安龙府提塘官张应科和麾下将官前来赴宴。

 就在众人热热闹闹地喝酒时,翰林院孔目周官乔装打扮,仅仅带着两名随从护卫,悄然离开了安龙府,去找李定国了。

 一路辗转,来到高州,周官终于见到了李定国。

 此时的李定国已经基本痊愈,只需要再做最后的几天疗养。

 展开圣旨后,李定国眼神就是一凝。

 “……孙可望图谋篡位之事,天下皆知。”

 “朕自知无能,但大明社稷若亡于朕手,朕有何颜面去见太祖、成祖等列祖列宗皇帝于地下!”

 “当今天下,唯有晋王忠心。若晋王能救朕于水火,朕愿以兄事晋王。”

 “凡朱姓有天下一日,晋王李氏富贵荣华代代不绝。”

 “两广可永为晋王封地,如云南沐家故事!”

 “恳请晋王速出兵,迟则生变。”

 “落笔涕零,不知何所言。”

 看完了这份言辞恳切的圣旨后,李定国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了起来。

 他跪倒在地,大哭失声。

 “臣何德何能,得大明天子如此看重!”

 说完,李定国砰砰磕头,再抬头时,连额头都出血了。

 平心而论,李定国当然想要立刻发兵安龙府,解救永历皇帝朱由榔。

 但问题是,眼下李定国的主力正在广东和清军激战。

 此时若是撤军回去,显然不妥。

 至于永历君臣希望的“精骑解救”方针,李定国也不赞同。

 男子汉大丈夫,做事就要堂堂正正。

 而且事情还是关系到大明天子,怎么能鬼鬼祟祟,苟苟且且?

 李定国沉吟良久,提笔写给永历皇帝写了一封回信。

 “……臣定国一日未死,宁令陛下久蒙幽辱,幸稍忍待之。“

 “臣以兄事孙可望有年,宁负兄,必不负君!”

 紧接着,李定国又给永历皇帝朱由榔的首辅吴贞毓写了一封信:

 “……粤中未定,进退维艰。凡事需密,责在老先生。”

 周官拿着李定国的回信,昼夜兼程地往回赶。

 等回到安龙府后,永历朝廷的君臣传阅李定国的回信,无不欢呼雀跃。

 “太好了!”

 “只要晋王能攻克广东,届时朝廷便可回归肇庆,再也不需受这孙可望贼厮的辖制了!”

 便在此时,一条弹幕飘过。

 【宋太祖赵匡胤:根据朕多年观看盘点视频的经验,这件事情估计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了。】

 【唐太宗李世民:你还真别说,朕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明太祖朱元璋:不是,你们就不能盼着点大明好吗?】

 【宋太祖赵匡胤:不是朕说话刻薄,就算我们想要让大明好,也改变不了金幕之中发生的事实啊。】

 【明太祖朱元璋:……】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李定国虽然暂时无法派出兵马前往安龙府迎接朱由榔,但还是派了在永历朝出任过朝廷御史的刘议新前往柳州,让柳州的部下们做好随时出发安龙府迎驾的准备。】

 刘议新抵达了柳州,拜访了李定国留驻当地的总兵,随后离开。

 刚刚走出大门,刘议新就听到了一声招呼。

 “刘御史,你不是跟随晋王在广东作战吗,怎么回来了?”

 刘议新抬头一看,发现原来是马吉翔。

 刘议新也颇为惊讶。

 “文安侯,您怎么会在这里?”

 马吉翔嘿嘿一笑,志得意满地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