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龙阳子,气运,功德说(第2页)

 因为这很重要,关系到对方能不能学会自家镇教法。 

 毕竟他们这一脉的法,和普通的神通宝术有着很大的区别,不是不传,而是未得真意,根本就传不了。 

 真正的无上妙法,乃是真正的法不传六耳,想要修习,需要满足的条件很多。 

 所以,龙阳子掌教准备再考验一番。 

 “晚辈认为,天地万物,自有其定律。” 

 “世间的生灵,在还未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命运。” 

 “虫蟊之岁月,不过区区几十日,所存地域,无非寥寥数十米方圆,却成了它们生老病死的一生。” 

 “即便是传说中的神兽鲲鹏,朝游北海暮苍梧,也依旧抵不过这方天地的亘古。” 

 “所以在晚辈看来,命由天定,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洛言低语。 

 这位名为龙阳子的老人,虽然给他一种很特殊的感觉,玄之又玄,百妙丛生,如上古神灵那般伟岸。 

 但对方既然是这场考验的幕后之人,就说明面前之人的性格,大概率是一个神神秘秘,喜欢打讥锋的大能。 

 因此,洛言的回答,自然是经过斟酌以后,才缓缓给出来的解释。 

 “哦?你的意思是,世间万灵的命运都是一成不变的?”龙阳子回应。 

 洛言摇头,继续说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此话何意?”龙阳子掌教继续询问。 

 洛言开口道:“命运掌握在我自己的手里,但是福气福报,却是可以后天求来的。” 

 此话一语双关,他的意思很明确,先天无法更改,但后天却是可以改变的。 

 “可世间有那么多的人,在命运的长河中显化,一批又一批,前赴后继,永不断绝......” 

 “难道这芸芸的众生,都是没有去求那所谓的超脱吗?”龙阳子再次问道。 

 两人一回答,一询问,不像是在请教,而是在互相论道。 

 这是修行的一部分。 

 如毫无修为境界在身的王奇正,只是一介凡人,但他对世人,以及天地万物的理解,已经超出了大多数的修士。 

 对于这样的人,俨然不能用常规的眼光去看待。 

 他们的眼界已经超出了自身的限制,达到了另一个层面。 

 因此,类似于王奇正这般的人,强大的不是他自身,而是他的那颗心,他的那种思想。 

 这才是最受洛言看重的地方,因为越是修行,就越能明白一个道理:心性很重要,非常重要! 

 一个人的修为境界高,并不代表着这个人说的话都是对的。 

 特别是对命运一道来说,修为境界反倒是其次,窥视这方天地运转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为这事关他们未来的路,能不能长久的走下去。 

 “所以这需要修行。”洛言回答。 

 龙阳子好奇,继续追问:“该怎样去修行?” 

 “我道宗最常见的修行方式,便是顺其自然,道法天地,此为无为之道。” 

 “一位普通炼气士,打破天地局限,成为那冥冥中的至高,此为求福。” 

 “实际上,这两者都为求,但第一类的命运不可改,只要遵循世间规律,便可在命运长河中见到其身影。” 

 “唯有第二类人,则代表着命运可改!”洛言解释,阐述自己对命运一道的理解。 

 有些东西不可改,如出生,先天环境等等。 

 但同时,也有一些东西可以改,如眼前的河,天边的山,只要你想,就可以填河挖山。 

 这就是他对命运一道的理解。 

 龙阳子点头,对眼前的青衣小辈有了高看,但随后就话锋一转,问道:“相由心生何解?” 

 洛言沉默了半响,给出了一个令龙阳子掌教吃惊的言论:“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做事之前,先改变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意识想法,进而才能改变外在,此为心相!” 

 此话说完,龙阳子掌教陷入了长长的沉思中。 

 这段话讲究的是心性的重要性,和上三境以后的修行不谋而合,但其见解,却很独到特别,非常人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