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答对(第3页)

  此联虽是集合了拆字与偏旁,其中精妙之处一二句不可胜道也,但并非绝对啊!

  如果是别人,可能在听见此副对联时就会忍不住对如此变态的考题与作答时间打起退堂鼓,可能还会觉得与其搜肠刮肚仍作答不出,还不如趁早回家等边大人明年回京述职后,就不用再考“对联”了。

  但是对有前世记忆的李凌峰来说,想要解答此联并不难。

  李凌峰蹙眉思索,心中已有答案,他勾起唇角,将毛笔在墨中浸湿,打算提笔作答。

  呃

  莫非此少年是已经放弃答题了吗?

  不仅被边学政气笑了,就连毛笔都准备放在桌子上了……

  众位考官心中叹息,心中悲愤,唉,不知道边学政的“对联考校”又要刷下去多少学子。

  李凌峰丝毫不受众人的目光影响,提笔揽袖,铺平丹纸,然后淡定的开始在上面写下了心中的答案:

  看见李凌峰开始作答,边学政不屑一顾。

  不过是装腔作势,有何可观?

  而诸位地方官员心中的期待又悄悄冒了出来,堂下提笔若行云流水的少年不要让他们失望。

  众人神色不一,唯站在李凌峰旁边负责收丹纸的考官一怔,旋即惊讶的看向笔走龙蛇的少年。

  “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完全对上了,合乎要求,对得出彩。

  考官心中震惊不已,在看见李凌峰龙飞凤舞的字后,又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

  眼前的这个少年恐怕才十四五岁吧?

  为何其书法却已有神韵?

  游云惊龙,力透纸背。

  这样的字倘若不日复一日的练上八九年,是绝对写不出来的……

  最后一捺写完,李凌峰收笔起身,将毛笔轻轻地放在笔搁上,揭起丹纸吹干墨迹,然后拱手一礼,“有劳大人呈与学政大人。”

  少年明朗的声音终于让考官从震惊中回神,忙不迭的接过丹纸呈了上去,人却还有一点懵。

  众人皆对李凌峰作答的丹纸好奇不已,就连樊知府也忍不住起身去看。

  丹纸轻轻展开,下联跃然纸上。

  边学政在看见丹纸上的下联时,整个人都不好了,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五彩斑斓一言难尽,不是李凌峰答得不对,而是他对的不是时候啊。

  若是平时,他见到有人能对出如此绝对,那肯定要一番嘉奖,夸赞两句,但是现在,李凌峰对出来,不就是相当于打了他的脸嘛?

  而樊知府则与边学政不同,反应过来后,当即大笑出声,“哈哈哈,对得好,对得好啊。”

  “不知是何下联,竟然让樊大人如此喜笑颜开?”一位考官开口道。

  “还望大人传阅,吾等也想一观。”另一位考官也附议。

  “望大人传阅。”其他人异口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