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 章 天道常理,何罪之有(第2页)

  当时为了了解自己的大老板,李凌峰让文墨居收集了许多情报,自然也有关于永德帝的逸闻趣事,这便是永德帝早年登基时发生的其中一件。

  崔公公被李凌峰问道,站起来略一思索,点了点头,“确有此事。”

  这事儿他也知道,本来他准备将那个小太监拖下去杖责二十,以儆效尤的,没想到那日陛下心情不错,竟然亲口赦免了此人,还准他先去用完饭再回来当值。

  所以此事崔德喜记得十分清楚。

  听李凌峰提起此事,众人也想了起来,此事当时在京中广为流传,李凌峰所言非虚。

  而刘伯义,却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

  李凌峰接着道,“宫中内侍因腹饥惊扰圣上,圣上尚且说是‘天道常理,何罪之有’,不仅不责罚他,还让他先去用饭再回殿外当值,可见陛下宽宏圣明。而今,在下不过因腹肌而忘题,刘大人却携私心攻讦于我,说我不敬几位殿下,不敬殿中同僚,不敬陛下……”

  众人听完李凌峰所说,深以为然,虽然李凌峰先前像个饭桶一样差点把头埋饭菜里了,但是也没打扰到他们,人家肚子饿了吃东西有什么错的,况且就连陛下被惊扰都能体谅那个宦官,刘伯义确实夸大其词了。

  唉

  众人叹气,他们倒是希望李凌峰自己吃自己的,别随便开口,不然总衬托得他们这一帮凭着自己本事考上来的人都是废物。

  科考很难的好吗?

  他们在座的随便提出去一个在读书人眼里都是要膜拜的大佬形象,科举考试前十,还是整个大夏朝的,但是每次李凌峰一开口,总能把他们搞得像没见过世面的渣渣,他们也很郁闷。

  刘伯义不知道众人心中所想,在李凌峰提起此事时心中产生的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冷汗也顺着他的额头滴落下来。

  可李凌峰显然没打算放过他。

  凡事再一再二不再三,本来李凌峰的做人宗旨原则是《寒山拾得》中寒山与拾得的那段对话:

  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约,“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但是。

  刘伯义一欺再欺,他一退再退。

  最后竟然敢当着太子和几位皇子的面,挑唆他李凌峰不尊同僚也就算了,还说他是不尊皇室,不尊陛下之人,这跟要拿刀砍他的脑袋有什么区别?

  我本不欲害人,奈何贼子欺辱我在先,妄图戕害我再后,此刻李凌峰忍无可忍,眼中不再是人畜无害的笑意,倒是有了几分曹孟德‘宁叫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