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不要钱的东西不嫖白不嫖(第3页)

  于是他笑嘻嘻的点了点头,双眸明亮,对着小堂弟感谢道:“那小侄儿就麻烦二伯了。”

  李仕仁连忙挥挥手,自从胡金宝的事后,他已经在心里默默的将来水弟弟划归为自己人了,所以脸上也露出真挚的笑容。

  “不麻烦。那你一会儿过来,父亲现在还在书房里,等你来了我们在一起去找他。”

  说完后看见李凌峰点头答应,李仕仁才又迈着小腿离开。

  “这仁哥儿真是个好的,对你也不傲气。”张氏为李凌峰量完身,摸着他的头柔声念叨道:“你以后也要多和他走动着,在书院蒙学,爹娘不在身边,兄弟两人也能互相照料着……”

  说到底,张氏还是担心儿子。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可能天下的母亲都是如此吧,就算儿子懂事,不用自己操心。但还是会忍不住思念和担心,担心自己家的皮孩子吃不好穿不暖睡不饱。

  张氏也是这样一个平凡的母亲。

  她可能也没真的想听儿子的回答,自顾自的说完后,就因为要为李凌峰做衣服的事将刚刚心中小小的不快掩盖了,然后风风火火的进屋去找针线布料,打算今天就动手。

  李凌峰失笑,拿着笔墨纸砚朝二房走去,打算去找小堂哥。

  人还没进院门,就听见院内传来一阵背书的声音,李凌峰走了进去就看见李仕仁摇着小脑袋正在院里背诗:

  秋露霜凝夜冻寒,路遥车远离人难;

  白日才见秋色好,落日霞晖过远滩。

  李仕仁一字一句,字正腔圆的念出声音来,再配上他摇头晃脑的动作和小人儿的模样,让李凌峰禁不住勾起了唇角。

  他觉得有趣,就在旁边多看了一会儿。

  来了大夏有不少时日了,李凌峰发现大夏朝书生念书时大多配有这样的动作,那种感觉好像是不摇着脑袋背书就是对文字不尊重似的。

  不过虽然自己是现代人思维,但他可不会自觉清高,毕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标志和文化认同。

  李凌峰觉得有趣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因为李仕仁是个小孩子,没想到做这样的动作竟然显得如此老练通达,熟悉得让人错愕。

  其次,则是突然想起了兰亭集序里王羲之所写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不禁由此及彼,联想到若后之视吾是否亦如吾今之视他人?

  这才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