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颍川访才(第2页)

  “还有……”

  说到这里之时,郭嘉顿了顿,然后略微轻咳一声,接着说道。

  “那便是子坤先生已是主公赖以为心腹臂膀的谋主,不少世家子自知竞争不过子坤先生,可又由于子坤先生出身寒门,他们自恃出身亦不愿屈于寒门之下。”

  听到这里,李基忍不住流露出一抹苦笑与无奈,转而向着刘备拱手告罪道。

  “不想却是基坏了主公求贤的大事,还请主公责罚。”

  下一刻,李基才刚刚压下去的双手就被刘备扶了起来,道。

  “当世最贤,已在吾之左右,吾又岂会有丝毫不自足?吾之遗憾,那便是未能为子坤寻几个分担压力的人才罢了。”

  纵使已经听过了不知道多少次刘备的重视之言,但李基心中还是大为触动。

  士为知己者死!

  如此推心置腹,又从来不吝以军政大权相托之主,何其罕见也?

  只是还不等李基开口,刘备就先一步继续说道。

  “颍川世家鼠目寸光,竟小视于子坤出身而不愿屈以人下,一群有眼无珠之徒,今后纵是要投于吾的麾下,吾亦定不取之。”

  一时间,李基不禁被刘备那有些市井流氓般的话语给逗笑了。

  这种感觉,就仿佛是刘备所珍藏的至宝被外人侮辱了似的,让原本有些受到打击的刘备急眼了,反倒是直接破口大骂了起来。

  “好好好,主公所言极是,既然颍川士子有眼无珠,不愿为主公所用,那主公不用便是……”

  顿了顿,李基忽然想到了什么,转而对着身旁脸色有些尴尬的郭嘉开口道。

  “当然,奉孝不在有眼无珠之列,纵观颍川,恐怕便是奉孝的眼光最好了。”

  郭嘉脸色有些讪讪地拱手道。“谢先生夸奖!”

  

  不过,郭嘉倒也没有什么为颍川世家与士子辩解的意思。

  随着颍川名声日盛,世家逐步壮大,郭嘉明显感觉到了整个颍川郡开始固步自封,有眼无珠之辈确实不在少数。

  纵使颍川之中同样不乏有识之士,颇为看好刘备今后的发展,但是碍于家族的整体立场,他们也不可能自行投靠刘备,否则必然会导致家族私学被其余私学合力排挤。

  而郭嘉本就是一个不起眼的旁系,且早早就已经投到了刘备的麾下。

  此番郭嘉返回郭氏,同样也发生了一些既愉快又不愉快的事情,那便是郭氏将郭嘉完全从旁支之中划了出去,彻底与郭嘉撇清了关系。

  自此,郭嘉便不再是颍川阳翟郭氏之人,而是让郭嘉自成一脉。

  这既是郭氏为了避免遭到其余颍川世家的排斥,亦算是一种偷偷押注的小心思。

  尽管郭嘉这一笔注的重量,在郭氏看来比蚊子腿都尚且不如。

  不过郭嘉并没有准备将此事说出来向刘备讨些赏赐之类的,而是直接将此事直接埋在了心底。

  郭嘉相信刘备的未来,相信说不准今后吴郡郭氏比阳翟郭氏要更加辉煌。

  唯一让郭嘉有些烦恼的,那便是自成一脉后,必须要尽快开枝散叶才行。

  这让好酒而不好美色的郭嘉觉得,此当真是个劳碌又辛苦的活计……

  想到这里,郭嘉暗自叹息了一声,摘下酒葫芦就是“咕噜咕噜”地一大口,露出了一个满足的神色。

  不过与郭嘉沉浸于美色与美酒之间,该如何取舍的艰难问题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