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锅之名


  大明·永乐时期

  “放你娘的狗臭屁!”

  朱棣气的拍桌而起,胡须飘荡!
  剑指天上怒气难遏!

  “四个皇叔,逼死了一个!”

  “藩王逆来顺受,听凭摆布,他却全无一点怜悯!”

  “老十二全家自焚明志,你赐个谥号“戾”!”

  “心坚如铁,现在卖什么仁慈之君?”

  朱棣指着天怒喝着:

  “白河沟之战,平安追的朕走投无路!若不是他战马失蹄,朕早死了!”

  “济南城!铁炫诈降,要用千斤铁闸将朕砸死!要不是控制机关的人时机把握不准,朕也死了!”

  “郑村坝!白沟河!小河!灵璧县!”

  “仅战马朕就死了八匹!”

  “朕没死在战阵上是朕命大!”

  “有他什么毋使负杀叔父名啊!”

  “可恨!可恨!”

  “太子!”

  朱棣猛地回头,沉声低喝道:

  “给朕查!这说辞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朱高炽张了张嘴,还是认了这差事。

  “孩儿明白。”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细品着这句话,越品笑意越浓。

  “好一个面厚心黑之人。”

  一旁的徐妃不懂,但她知道如何让皇帝高兴。

  “陛下,妾智识短浅,这里可是有什么奥秘?”

  李治抬眼看向须妃,微微一笑。

  “没什么,下去吧。”

  徐妃的笑意僵住了。

  ……

  曹魏。

  “好一个背锅你来,送死也你来!”

  曹操惊叹着。

  “心肠太毒可没好下场。”

  刘备皱着眉,果断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同样皱眉,附耳轻声道:

  “建文帝若是真的想要保全自己这位皇叔,他大可直说。”

  “而不是含糊的一句勿使负杀叔之名。”

  “而皇帝不背杀叔之名,那大将若活捉了燕王,皇帝以谋反之罪处决。”

  “那人仍是建文帝自己杀的,还是要背上杀叔的名声。”

  一旁的曹操支着耳朵听的不耐烦,直接插话道:

  “这建文帝的意思就是只需要一个死了的皇叔,不需要一个活着的皇叔。”

  “打起仗来刀枪无眼,谁知道会不会伤到燕王,皇叔在战场上死了也很正常。”

  “而如果皇叔阵亡,那这头功必然是大将耿炳文的。”

  “那小子是想让耿炳文来背锅!”

  “当然,背锅也不是问题,但是这个看皇帝对几个叔叔的表现。”

  “最后很有可能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让耿炳文来陪葬他的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