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为生民立命(第2页)

 于谦的担忧是有必要的,这不是后世,漕工下岗,那么所带来的风险,便是盗贼丛生,社会动乱。

 朝廷的基层组织能力,朱祁钰想想都知道后果。

 所以,不能盲目推行。

 “运河非弃,漕工可入军营,充当水师。”

 陈循闻言,开口回答道。

 这时,王直摇了摇头,站了出来,道:“那便是与民争利。”

 到了这一步,那些把持漕运的人,就不会坐视不管了。

 “哦?王卿家人,可有涉及?”

 朱祁钰扬起嘴角笑道。

 “陛下,布政司、转运司、乃至藩屏皆有。”

 这是小朝议,王直并不认为当今圣人是傻子,相反,圣人是雄主,所以没什么好藏的。

 其中,还有沿河的官店、皇店和各朝臣勋贵乃至氏族都牵扯其中。

 而海运,多只涉及沿海,肥的是沿海那些人。

 所以隆庆开海,闽海士大夫无比的支持。

 “如此,便更要组建水师,王卿,从交趾至京城,若走河运与陆运,所耗费之钱粮必运送之钱粮还要多,但走海运,则不然。”

 “交趾有糖,占城有米,王卿可知,若是风浪顺畅,从交趾至广州,只要半月。”

 朱祁钰开口说道。

 当初若非占城稻的救急,宋朝可能会因为人口暴涨而落入马尔萨斯陷阱。

 这是很简单的大局观问题,人要吃饭,吃饭要粮,粮不够,就打,减少人口之后,再开太平盛世。

 北方暂时可以说是平稳的,那么人口一旦爆增,或是小冰河动动手指,大明就要战乱四起。

 朱祁钰要的不是钱,而是粮!

 闻言,王直沉默了下来,他也是初次想这个问题,需要时间。

 “陛下,人为逐利而生,非圣贤,如王尚书所说,那必然招致朝臣反对,恐引祸事。”

 周忱也站出来说道。

 人是短视的,一旦自己的利益遭受到短期侵害,立刻就会反弹。

 “周卿的意思是,朕就应该明知如此,却什么都不做?”

 朱祁钰站起身开口道:“朕就应该为了你们考虑,为了勋贵世家阀门考虑,而不为朕之大明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