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你能造出来?(第2页)

 朱祁钰收回目光,第一次开口问道。

 上行下效,没有什么比一刀切更懒政的方式了。

 朱元璋严交通外藩之禁,其实对于百姓并没有太过严格的要求,只要你别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正常的捕鱼是没有关系的。

 可坏就坏在,有人借着捕鱼为由,向外贩卖违禁之物,也就是军需铁货。

 屡禁不止,那么官员会怎么做?

 那就别下海了,捕鱼也不行!

 因而,两广、漳州等地,逃海为生者数以万计,大多跑到东南亚去了。

 但是这种东西,禁的了吗?

 邓茂七从沙县起义,现在应该叫造反,在短时间沿海各地就纷纷响应,两年占领了二十多座县城,这是为什么?

 虽然邓茂七算不上什么好人,就是一个江西籍流民头子。

 但是不可否认,沿海地区的百姓真的太苦了。

 王振的上台,福建一带买官卖官成了公开的事情,有三分之二的官员是买来的。

 这类官员大肆搜刮地方,巧立名目加派苛捐杂税。

 而在这种情况下,在下西洋之后得到发展的地方,资本主义的萌芽在集市中诞生。

 商家和流民缴纳费用之后,官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快就在乡村中形成了各种集市,而这些集市,便是由邓茂七这样的集头控制。

 而后,造反的邓茂七便牵扯住了明军所谓“六师劲旅”。

 这才给了瓦剌一种,明军不堪一击的错觉。

 朱祁钰的问题,一下子就让朝堂安静了下来。

 谁说话,那么可想而知,等待他的就是去实行所谓禁海政策。

 一边是沿海的官,一边是沿海的民,当今圣上,从上位开始,最注重的,是民,而不是官绅。

 从于谦入通州就能看得出来,圣人可能还期待着,多抄一些官绅的家。

 “张昭,你说说,方才所言,小民绝食逃窜,妻子衣不蔽体,那沿海百姓,算不算小民逃窜?”

 既然大臣们不说,那朱祁钰就枪打出头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