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吴老头归来(第3页)

 朱祁钰没有否认吴老头的话。

 为了消耗那些听说京城有事干,可以填饱肚子而来的流民,朱祁钰才不断增添工地。

 要将西城区改造出一个大市集,一个皇店与官店集群的大卖场。

 提升基础建设的同时,也让那些流民免于落草为寇。

 闻言,吴老头咧嘴笑道:“是草民心急了。”

 “陈卿,好了没?送几串来尝尝!”

 朱祁钰对着门外高喊,陈循立马回道:“好了,好了,这就来。”

 说着,就提起了几串烤肉走入大堂,和吴老头点了点头,就分了下去。

 焦香的肉味带着香甜,恰到好处的香料刺激着味蕾,一口下去,很有满足感。

 华夏有很久远的烧烤历史,到了唐朝,香料开始普及,皇家烧烤开始变得多种多样。

 但是,一直还是局限于大块肉,或整只烧烤这样。

 要说切丁成串,那要到弘治年间,刘瑾的仇家,争抢着取得遭受凌迟的刘瑾的一块皮肉,捧回家中祭奠亲人,之后食其肉,以示解恨。

 当然,这都是传言,至于烤串,王府里的厨丁,之前确实没听说过。

 陈循吃完一串,便开口问道:“陛下,那王恭厂迁至西山,会不会有风险。”

 舔了舔嘴唇,朱祁钰看向进入状态的陈循,回答道:“不会。”

 陈循所说的风险,就是泄密的风险。

 但是,孩子家眷都在学校和衣坊,很注重传承的工匠,不会轻易抛家弃子。

 更何况,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利己主义还没诞生,身边的工匠可都是工友,大家伙都是吃同一锅饭的,你泄密了,那就是对一个整体的背叛。

 朱祁钰也没有跟陈循详细解释,只是说了句【不会】就行了。

 将宗族的凝聚力逐渐异变成为对朱祁钰拥趸,在工匠和士兵身上就体现的很好。

 这样,朱祁钰才能更好的将这种观念移植到国家身上。

 要知道,如今国家和民族的概念还没形成,一切都很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