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京城的变化(第2页)

 既然铜币可以,那么银币和金币也可以。

 大明对外商贸,就有不少番夷用金币和银币作为货币,交易也没有丝毫障碍。

 恍然大悟的陈循,立刻问道:“陛下,若用金银铸币,代替宝钞如何?”

 “不可!”

 于谦当即在朱祁钰之前回道:“银非国之本货,一旦有急,京边空虚!”

 这是毋庸置疑的,为什么一两银能换一千个铜钱。

 因为华夏不盛产银,大多数银子都是从外部流入大明的。

 自太宗朱棣放宽金银政策,到朱祁镇将南方部分税粮折纳成白银上缴内帑,其实白银的价值就已经在流通了。

 只是当前的流通在于皇帝给臣子的赏赐,再从赏赐流通到民间。

 所以短时间内,银子空缺没有那么大。

 可一旦使用银币作为货币,那么这需求量将会猛然大增。

 按刚才圣人所说,必然导致银贵物贱,对于目前正赋折色的大明来说,很伤。

 再者,若是无法掌握银矿,也是问题。

 当前大明的银矿,主要在南方,可是现在南方真的是一言难尽。

 浙江每年银课由八万七千余两至九万四千余两,福建由三万二千余两至四万两多点。

 两省银课就占据整个大明的一半多。

 而麓川宣慰司,也就是云南,便有银矿,但那里也刚平叛,王骥也刚回京传捷报。

 再者私铸货币也不是没有。

 在外贸上,民间就常常将得到的金币边沿剪掉,积少成多,就能再铸新币。

 所以在于谦看来,用金银铸币,可没有铜铸币看上去那么容易。

 朱祁钰看向于谦,随后赞许道:“于卿说的有道理,但是,于卿却没想过,银币并非赏赐,而是寻常货币,不会一直留在权势之家,最后入墓陪葬。”

 “货币需要流通,尔等大可去京城各处看看,如今京城,商贾不断进入,这是为何?”

 “先去看,再说,若光坐在值班房里,便能想到良策,朕必然不相信。”

 一番说词之后,朱祁钰就直接散了朝会。

 说再多,不如让他们直接去看,去观察,光打嘴炮去解释,当书呆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