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文武皆有好有坏(第3页)

 裴纶震惊看着两者对话,感觉这个世界不是自己认识的模样。

 而石亨说完,刚转身要走,几步后听下脚步,说道:“这里也给你们说一下,备倭城不是想进就进,想退就退的,等圣命下来了,若是答应进的,半路反悔,那就是背信弃义,某还是希望你们多思量思量。”

 说完就入城,关上了城门。

 裴纶看到那些老兵,似乎嘀嘀咕咕说了什么之后,好像是觉得继续在这也没什么意义,就四散而去。

 摇了摇头,裴纶转头看向备倭城一眼,然后再坐上马车离开。

 京城。

 从第一次朝会论改税之后,接连几天,不断有奏折呈递到王府。

 首先,便是若要实行,必定要清丈土地,清查溢额脱漏,这在后世也是大工程,更何况是现在的大明。

 再然后就是收银的话,那百姓只能用粮食折算成银子,若是有人借此将银价抬高,那必然导致贱谷伤农。

 在众多奏折中,朱祁钰看到高谷的奏折,言简意赅,而且想了很多可能性和难点。

 而且,高谷还提到了银耗,收银要铸造,那么必然产生损耗,如此大面积收银,其损耗必然不同凡响。

 只能说,不愧是工部左侍郎,跟着周忱的人,对于税收一道的了解就比其他人跟深。

 而于谦则是上书说道:“南橘北枳,统一税法,但各地事情不同,地方官员或会因地方利益而抗法,臣以为,此法虽免去里长、粮长之弊,但官与民不和,或会横生加派,添百姓之负担。”

 赞同的有,反对的也有,朱祁钰从中也看到了多数利弊,可是,唯一比较缺憾的是,没有多少人提出解决办法。

 提出问题的人很多,但是解决问题的人,至少朱祁钰现在还没看到。

 揉了揉眼睑,看来有必要再给朝臣们上上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