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大明还收得着税吗?(第2页)

 “再者,夏秋两税,往后能不能在固定时间,虽然气候不同,但亩丁合一之后,朝廷并无需强求粮草,那么固定时间交税,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分批分时来得好一些。”

 目光看向高谷,朱祁钰扬起嘴角笑道:“如此铸造银耗不就减少了?统一运输不就也减轻百姓压力了?高侍郎?”

 突然被朱祁钰点到名字,高谷立马弯腰,佩服说道:“陛下英明!”

 这不得不让高谷佩服,同时很多大臣也发现,自己呈上去的奏折,多是阐述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现在,大明的至尊好像在教导着他们,提出了或许可行的方案,可以说是减轻了作业难度。

 “今日会议,其他暂且不谈,先论一论此法如此完善之后的可行之处。”

 朱祁钰拍了拍手,宫娥立刻端上了茶水,上了蒲团。

 之前的朝会,下朝圣人就跑,看到上茶、上座,大臣们便知道,今天是持久战了。

 “谢陛下赏。”

 大臣们躬身,随后坐了下来。

 “陛下,官员百姓乃至武勋国戚,难不成都要纳税?”

 王直看了一眼茶碗,喝都没喝就站了起来问道。

 “纳,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轻赋税,不止是官员、皇亲国戚,甚至是朕的皇店,也要纳税,属于皇家的田地,也要纳税。”

 顿了一下,朱祁钰看向王直,继续道:“王卿,说出你的疑虑,不要畏畏缩缩的。”

 闻言,王直心里一咬牙,一跺脚,说道:“天下学子,武勋,十年寒窗乃至战场用命,若不能免其税役,那读书杀敌又有何用?”

 “王卿的意思是,饱读圣贤书,为的不是治国平天下,是这特权了?”

 朱祁钰扬起嘴角,没等王直回答,便继续道:“当然,人之常情,可是,王卿,学子中举后免税,那军户如今免了多少?”

 特权,到底是谁在享受?

 军屯制的惨状,在朝堂早就讨论过了,不然也不会转向募兵制。

 学生十年寒窗很惨吗?

 那军户上战场要死,不上战场还要被剥削死,这公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