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代为管教

 从土木堡之后,大明就处于那种老人突然死亡的状态。

 陈循从户部右侍郎直接升任户部尚书,缺少了王佐这位老上司的指导。

 一开始,朱祁钰还让周忱辅佐过他一段时间,但是像这类大手笔支出,每个部门都说自己很重要,陈循自然一时间还没适应。

 这可不是朝臣之间的弹劾讽刺,也不是纸面上的高谈阔论,这是干实事。

 作为朱祁镇之后,太仓库今年最大的收项,陈循很是重视。

 如同盲人摸象一般,摸索着前进,国库制度的完善,有很多很多事要做。

 陈循还是佩服于圣人的远见,难怪当初那么轻易的许诺了七成,想必是早就知道会这样。

 “陈卿,你不用如此,你也看到了,市舶商税有如此进项,未来只会更多,莫要一味的去想如何节流,开源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陈循似乎有点陷入死胡同,朱祁钰才开口道:“银币留在库里也不过是块没用的石头,能花出去的银币才是有价值的。”

 “臣也知道,但是这刚过手,还没捂热,臣这心就感觉有点慌。”

 陈循开口,他又何曾不知道,只是他在担忧若是长此以往,那这届朝廷,或许会成为大明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朝廷。

 “听说刘安已经前往茂山了,那里有着丰富的铁矿。”

 朱祁钰转移话锋,谈到了刘安军队的动向。

 闻言,陈循立刻想到,铁矿、铁课、铁制品、贸易,一系列的思路如同一道光芒,照耀在他脸上。

 “陛下,若是大力发展火器,那么铁制锅碗瓢盆,是否可以与辽地互市?”

 大明普及的铁制品,虽然百姓并未全都用得上,但是这些东西,可以跟辽地那群牧民交易,就算是以物易物,那么其中包含的利润也是极为可观。

 茂山在图们江旁,属于天然交界处,但是,没有国境线的概念,茂山就是大明的。

 陈循脑中已经在演化茂山铁矿炼铁之后与辽地其他女真氏族贸易时所产生的价值大致能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