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模拟殿试(第2页)

 所处理的事情,都能在材料里看到影子。

 可就算这样,两位尚书依旧觉得,就算他们做这份卷子,也很有挑战性,就不要说那些十年寒窗苦读的考生了。

 “考生并无处理政务经验,又何来回答试卷考题?”

 陈循问完之后,便发现,这个问题,有点奇怪。

 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陈循自己就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

 确实,考生没有处理政务的经验,可是却一直在考答国策问题,只是,之前的国策太过宏大,空中楼阁的东西,书里的经典一大堆。

 看着圣人脸上渐渐爬起笑容,陈循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也就说,不能答这试卷,却可以作答治国良道。”

 朱祁钰忍不住拍起手来,恰好,工部和吏部尚书都过来,他便继续道:“试卷给你们准备好了,你们先做,做做看。”

 对于一脸懵两位尚书,就留着于谦和陈循跟他们解释。

 景仁宫作为殿试的排练处,朱祁钰还很贴心了给四位尚书准备好了桌椅,就是学校同款的那种。

 王直从来没想过,自己一大把年纪了,竟然还能重温科举。

 至于什么考题泄露,在场的人都不蠢,这种试题,要多少有多少,天知道圣人背后还准备了什么。

 答题的时候,朱祁钰就在一旁当主考官,双手背在身后,来回巡视。

 这也给了尚书很大的压力。

 要知道,就算是殿试,皇帝也仅仅是露一个脸,为的就是不给考生压力,哪里还会巡视考场,更何况像现在这样。

 “咳咳,不要交头接耳,自己的试卷自己做。”

 朱祁钰看到陈循习惯性想去和别人探讨,便开口提醒。

 在场之人,唯有于谦和周忱在奋笔直书。

 和王直、陈循相比,这两位,一个是巡按地方二十余年的御史,另一个也是浮沉郎署二十年。

 朱祁钰所出的考题,对于他们来说,更加得心应手。

 可以说,四人两派,一派是像王直这类的学院派,科举第一,以翰林院修撰出道,一直担任学士;另一派是于谦这类的实干派,科举中下游,在翰林院待过一段时间便被分派到地方为科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