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满朝文武参燕藩(第2页)

 从朱高煦的事扯到了燕藩,又扯到燕王,最后三兄弟都有罪了,说的真叫有鼻子有眼。

 都察院,六部,六科,大理寺,淮西旧部,各衙门主官,副官齐声呐喊道:“请陛下,太子殿下,诛奸佞,正朝纲!”

 对于扳倒燕藩,文官和武将勋贵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很久没看到满朝文武齐心协力办一件事了。

 燕藩几乎把能得罪的人全部得罪了一遍,导致满朝文武都在参他们。

 朱高炽告病了,没上早朝,不然,他能被淹死在奉天殿!

 朱文珏面对诸臣,整个人有些傻眼了,事情超出他的预料了,他本想惩处朱高煦一个人,没想到竟然把整个燕藩带了出来。

 第一次在奉天殿监国理政,有些不知所措了,立马回头看向坐在龙椅上的父亲。

 朱雄英侧坐在龙椅上,只是对着太子微笑点头,很明显,他不愿意帮忙,你自己解决吧!

 你太子爷威风啊,杯子一摔,大手一挥,下令抓人,给我参死他……

 从来没想过后面会发生什么,只为一时解气,而忽略事情的严重性!

 少一个朱高煦,无足轻重,比他勇猛的武将多了。

 少一个朱高炽,也没多大关系,他干的那些活,翰林院的学士都能干!

 少一个朱高燧,那就更无所谓了,锦衣卫不缺他一个跑腿的。

 但是,缺了燕藩,北平这个大口子谁来填上,勋贵掌兵权那还不如藩王呢。

 而且,自蓝玉死后,大明在军事上缺一个顶梁柱,淮西旧部可为将,却没有出类拔萃的帅才,王弼年迈体衰,已经无法挂帅!

 一旦再有战事,能挂帅出征的人只有晋燕二王!

 晋王已经年过半百了,而且西域一战,熬的心力交瘁,伤了元气,将来的战事,在下一代将领没有成长起来前,能依靠的只有燕王。

 所以,燕藩,燕王不能倒下!

 这对于太子朱文珏的决断来说,极为重要!

 如果连这一点都想不明白,那他这个太子储君还要再练练了,以后也没好日子过了!

 面对群臣的威压,朱文珏心中犹豫起来,良久后,甩来甩袖子,背着手说道:“诸卿之言,孤已知晓,前高阳王朱高煦有罪,毋庸置疑,但是否于燕藩,与大小燕王,辽阳王有关,还需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