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两极分化的吴军

 要说潘璋的亲兵们倒也真是不愧精锐之称,对潘璋的忠诚那更是没得说。 

 哪怕明知潘璋是要用他这二百人的性命拖延汉军的进攻,还是义无反顾地按照命令快速地投入了战斗。 

 只可惜,汉军冲刺的速度显然比他们变阵的速度要快上不少。 

 这边鱼鳞阵尚未成型呢,付燚已经带着汉军冲到了吴军的面前。 

 一声怒吼之间,当即一名吴军便是殒命在了付燚的长刀之下。尚未成型的鱼鳞阵,立即就被破开了一个缺口。 

 但,即便是面对如此不利的境况,潘璋的亲兵依旧没有退缩,反而是拼死地组织起了反击,试图止住缺口,守住阵线。 

 在潘璋亲兵悍不畏死的反击之下,付燚和王戟的大军一时间还真无法突破。 

 当然,其代价就是潘璋的亲兵们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消耗着。 

 看着这一幕,潘璋的心头都在滴血。要知道,这些亲兵可是潘璋真正的家底所在,也更是潘璋能在吴军中立足的根本所在。 

 而在城门下的那三千多大军,除了督战队的百余人之外,其余的兵马其实跟潘璋并无太大的关系,无非只是奉命暂时听令于潘璋而已。 

 这就要说到咱们东吴的特殊性了。 

 与曹魏和蜀汉不同,前两者内部虽然也有派系之争,甚至也很激烈,但不管是曹家(包括夏侯)还是刘家,都还是有着绝对的权威的,所有的人也都是紧密团结在曹、刘两姓的周围,共同为一统天下的事业做贡献的。 

 具体来说,曹魏方面以宗族领兵、世家掌政的模式,严格控制兵权的归属,从而削弱世家大族的力量(虽然曹操也提出了“唯才是举”,但收效并不明显哈) 

 而在蜀汉这边,则是靠着一群来自底层的布衣寒门(如关、张、魏等人),平衡着世家大族的影响,同时颁行严刑峻法来迫使大族遵守规则; 

 如此一来,总体上曹、刘两家还算是绝对的中央集权模式。 

 可咱们的东吴却不一样,他走的是楚国(战国时期)的老路,即与世家大族共治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