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谈判吃亏藏阴谋(第2页)

 答案很快在吕蒙的心中浮起——不值得。 

 毕竟,若是潘璋被杀,自己拿下了江陵,吴王对自己至多也不过一阵暗自埋怨而已; 

 可若是自己因为潘璋而失了荆州的局面,那自己和吴国将要面对的,都将是灭亡的威胁。 

 好在,自己带来的兵马足够地多,虽说不足以击败关羽军,但阻击其几日,还是有把握的。 

 想清楚了这点,吕蒙又在心中默默地计算过一遍,这才给出了最后的价码:“四日,最多四日。” 

 听着吕蒙跳跃式的开价,再结合吕蒙略带决绝的语气,付燚当然明白,这基本上已经是吕蒙能给出的底价了。 

 说实话,这个价码,付燚已经很满意了。 

 毕竟,付燚一开始想要的,至多也不过是三日的时间,甚至,付燚都做好了被吕蒙无视和拒绝的准备。 

 却不想吕蒙居然给了付燚一个大大的惊喜:看来潘璋在吕蒙或者说是吴王心中的地位,要比付燚想象中还要高上不少啊。 

 虽然已经达到了付燚的目标,但付燚却并不准备就这么“轻易”地放过吕蒙。 

 “吕大都督说笑了。”付燚也是挤出了无奈的笑容道:“吾要的可是八日,大都督却只给四日。” 

 “也罢,便如吕大都督所言。”不待吕蒙说话呢,付燚也是装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模样,道:“若是只有区区四日,这城内的一千七百吴卒可以交还给吕大都督,但是潘璋将军嘛,恐怕还得吕大都督亲自来城内请了。” 

 付燚当然知道潘璋比这区区一千多的吴卒重要了。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别说是付燚了,就算是吴军的大头兵也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可偏偏,付燚就是把这一千多的俘虏兵放到了比潘璋更为重要的地方。 

 目的自然不言而喻,就是要吕蒙说出这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同样的一句话,不同人在不同时候对不同人说,可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意思,也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面对一名难得的将领,说出此言,那是对将领最佳的肯定与褒奖; 

 可对着千军万马说出此言,那就是对众军的漠视,更会让众军士寒心。 

 尤其这位吕大都督,可是号称爱兵如子的,若是让吴军的将士们见识到他们的大都督的真面目,他们的心中该有多么的绝望与彷徨。 

 这也正是付燚想要达到的效果。 

 当然,即便是吕大都督顶住压力,真的要了那一千多降兵,付燚也还有后招——一个残缺的潘将军,势必将成为吕大都督的噩梦。 

 可以说,吕蒙怎么选都是错。 

 唯一的办法,就是谁也不选。 

 可不选,那不是又僵住了吗!这显然也不是吕蒙所愿意看到的结果。 

 吕蒙当然不是傻子,付燚的险恶用心,吕蒙几乎也是一眼看破。 

 可看破又如何,在这两头堵的风箱之内,不管吕蒙选不选、怎么选,都是错。 

 微微闭上双眼,吕蒙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既然横竖都要做出抉择,那么长痛不如短痛。 

 “三日,三日后我来接潘璋将军。”吕蒙缓缓拨转过马头,只留给付燚一个漂亮的背影。 

 看着吕蒙拨马而走的背影,付燚也是微微一愣:我还没答应呢,怎么就走了?他就不怕三日之后,我不放人? 

 不过很快,付燚便明白了过来。 
 

能让吕蒙妥协的,从来不是潘璋。甚至可以说,在吕蒙的心中,潘璋与那一千七百多俘虏兵一样,一样的无足轻重。 

 从始至终,吕蒙想要的就是给吴王孙权一个交代。 

 如今谈判也谈了,甚至为了潘璋,在付燚的咄咄逼人之下,吕蒙还被迫放弃了一千多的俘虏兵,再加上等待的三日时间,已经很足以给孙权交代。 

 至于三日之后,付燚放不放潘璋,对于吕蒙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能放人当然是最好,即便不放,也丝毫不影响吕蒙对江陵北城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至于军心,吕蒙显然也是想明白了,继续纠缠下去,只会让自己在将士们心中更加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