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汉吴两军在行动
只可惜,吴军付出了他们的全部,城内的汉军何尝不是呢?
如果说吕蒙和吴军是必须赢的话,那付燚和汉军就属于输不起的那拨——背靠城池,汉军更加退无可退。
针尖对麦芒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已经随着夜幕的降临,开始徐徐拉开了帷幕。
不过,最先开始行动的,却不是剑拔弩张的江陵北城,反而是已经渐渐偃旗息鼓的江陵南城。
无他,为了保证北城战役的顺利展开,徐盛领着吴军也是在南城之中横行无忌了起来。
所有的关键位置,如武库、衙门、还有城门楼,全都换上了吴军的士卒;所有的城市的关键节点上,全都设立了岗哨;各个交通要道上,也全都安排上了巡逻的人员。
可以说,徐盛这几乎是在用军营的标准在统治着江陵南城。
可城池,终究不是军营啊!
才走过了一条街道,百姓就要面临至少三次的盘查。
若仅仅是盘查也就算了,可偏偏,执行命令的吴军士卒,显然也不想白费气力。
于是,盘查变成了盘剥,还没有走出一条街道呢,百姓身上的财物已经被盘剥得七七八八了,而那些身无分文的百姓,轻则是被一顿怒斥外加拳打脚踢,重则直接冠以细作之名,落锁下狱。
要命的是,面对吴军这无理的盘剥,百姓们根本无处申告。
一时之间,南城几乎哀嚎遍地。
徐盛对下面的情况,当然也是心知肚明,但他却并没有任何的干预,也更没有叫停。无他,为了保证南城的稳定,策应北城的战斗,这是最直接、简单而有效的办法。
果然,就在这近乎无休止的盘剥之中,普通百姓哪里还敢出门。
刚刚恢复了些市井气息的南城很快又变成了死气沉沉了起来。显然,通过这样的手段,徐盛已经将南城彻底地掌控在手,更杜绝了一切反叛势力集结的可能。
当然,与此同时,吴军也彻底地失去了江陵南城的民心。
哦,或许从一开始,吴军就没有得到过南城的民心。
不过,这不重要。
不管是徐盛还是吕蒙,对此都不在意。在他们的心中:只要能拿下北城,他们有的是时间去修复这江陵城的民心,无非就是免点税罢了。
而随着江陵南城被吴军彻底“掌控”,夜色也渐渐深了起来。
虽然吴军将士们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但时间未到,九万大军也只能全都静静地等候在营帐之中。
没办法,为了进攻的突然性,吕蒙将进攻的时间设在了子时。
倒是北城的汉军,在夜幕降临之后,便有数十精兵分从东、西、北三面城墙上悄然缒城而下。
而他们怀中揣着的,正是付燚命人赶制装满着火油的陶罐。
在进城池的道路上,一名汉军将士快速地挖开一个半掌深、一拳大小的坑洞,随即将手中用软木塞紧的火油罐小心放入其中。
坑洞不大,却是刚好能将油罐藏下大半,微微倾斜,只留出瓶口的一小段和软木塞在地表之上。
而在那软木塞上,还串有一根不算太细的麻绳。
若是在白天,这手指粗细的麻绳几乎一样可见,但在这茫茫的黑夜之中,哪怕是有月光加持,若不细心观察,也是根本看不到的。
在这麻绳之上,距离火油罐大概不到一臂长的距离外,又系着一个小小的铃铛,铃铛过后,又是一个被软木塞紧紧塞住的火油罐。
汉军将士一手握住铃铛,不让它发出声音,一边小心地顺着城墙延伸的方向将麻绳绷直,并在下一个油罐的位置做好标记。
小心将手中铃铛和麻绳放下,按照标记的位置复又挖出一个同样大小的坑洞,再将另一个油罐埋下。
紧接着,在铃铛下点上一块小
石块,防止它被夜风吹动。
重复如此这般小心谨慎的一番操作再三,一个长达数米的简易的报警装置才算是大功告成。
但凡有人马经过,绳子上的铃铛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提醒城楼上的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