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掀开最后的底牌
“报,敌城门前出现身着我军军服之士卒,正迅速向我军奔来。”
一个急促的声音很快在吕蒙身边响起。
听着校尉的话语,吕蒙明显一愣:难道是俘虏被汉军给策反了,要来反杀我军?
尽管心有诧异,但吕蒙还是立即平复下心情,问道:“有多少人,可持有武器兵刃?”
“人数约在四五百上下,双手皆缚,未持兵刃。”刚刚从前线下来的校尉也是立即回答道。
“嗯?”吕蒙的眉头顿时皱得更厉害了。
没有兵刃,这显然不是来反杀自己的。那这数百人是来作甚的?
也在此时,前方北面城墙之上,却是传来了汉军整齐有序的呼喊声。
“吕蒙无耻,背约夜袭,汉军仁义,不忍杀俘;以指代首,小惩大诫,送俘五百,警告吴军;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瞬间,吕蒙也是明白了过来:这五百人是汉军的报复,更是汉军的宣示!
虽然不清楚,以指代首是个什么意思,但这五百人出现在正在进攻的大军之前,便已经是对军心士气的重大打击。
与此同时,一个两难的问题也摆在了吕蒙的面前。
这数百的败军是接收还是不接收?
接收!这其中有奸细怎么办?
如今大军可都已经开出了大营,营内只剩下不足千人。难道要为这几百败军,再调回部分的兵力回去看守不成。
可不接收?
难道强令大军直接从他们的同袍身上碾压过去?
这就不是军心士气的问题了,恐怕底下的将士们立即就会炸营也说不定。
想及此处,吕蒙也是当即下令道:“传令,前军暂驻,收拢败军。”
略略顿了顿后,吕蒙也是继续下令道:“遣军一百,护送归国。”
显然,这已经是吕蒙所能想到的最佳的处置方式了。
不过,一旁的虞翻显然是有着不同的想法。
“大都督。”不待吕蒙说完,虞翻也是赶紧凑到了吕蒙身边,一边阻止了就要离开的传令兵,一边也是小声地向吕蒙说道:“如此送之归国,恐有不妥。”
“为何?”吕蒙也是不解地小声问道。
“听那汉军之言,不过是断指而已,且前军校尉所言,其人皆是向我军奔跑而来,想必伤势并不算重,未必不能再度投入战斗,若是以断指为据,送之归国,恐怕为诸多将士所不平也。此或为汉军之诡计也。”
闻言,吕蒙顿时也是皱起了眉头。
的确,汉军不可能无缘无故就送归数百俘虏,尤其还是在自己刚刚夜袭过他们的情况下。
即便是要送归,也该是缺胳膊断腿来加重自家的负担才对,唯独不可能这么好心,将这些俘虏几乎全须全尾地送回来。
虽然有放置细作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或许还真是为了引起我军内部的不平。
毕竟,几个细作的作用与挑起内部不和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眼见着吕蒙已经有些意动,虞翻也是接着说道:“况我军如今兵力了短缺,这五百兵员正好可以补充。而且,其人为汉军俘虏,又遭断指之痛,势必恨透了汉军,正可作为攻坚之军也。”
话音落,吕蒙明显眼前一亮。
如果说虞翻刚刚的话语只是让吕蒙稍稍产生怀疑,那么此时,吕蒙是真的心动了。
当然,吕蒙心中的疑虑却也并没有就此消散。
“就怕其中留有汉军奸细,如此,反而不利战事。”吕蒙当即也是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大都督放心,末将此并不足为虑。”对于吕蒙的顾虑,虞翻自然早有所料,当即也是分析道:“潘璋所部被俘不过一日,且汉军多在战事,变节几无可能。而
败军之士卒,多为吴郡子弟,其在军中势必有同乡之人。故此可令归来之兵卒,说出同乡之所在,如此,即可排除汉军之细作。
为以防万一,再将此败军士卒编入同乡之军,一则分散败军,降低影响,二则可令其同乡作保,一人叛而三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