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羽军南下吴军危
虽然不愿承认,但陆逊心里知道,截击关羽所部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
自己足足五万多大军尚且挡不住关羽的大军,仅仅凭着陆路上的数千兵力又怎么可能做到。
尤其,在他们的身边,既没有可供坚守的城池,也没有绝佳的地形,甚至连防守的壁垒都要临时建造,而他们所拥有的准备时间,恐怕还不足一日。
可以说,令陆路所部截击关羽,只不过是尽人事罢了。
甚至,与其说是截击,不如说是拖延关羽所部南下的进程。
因此,这次发往江陵城吕蒙处的急报中,陆逊甚至是直接建议吕大都督尽快率军撤退。
既然战略目标已经不可能实现,那么作为一名主将,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损失的问题了。
如果趁现在收手,虽然吴军算是白跑了一趟,但至少,主力大军得以保存,有军队在,关羽即便再怒火中烧也不能轻举妄动。
相反,若是将主力大军消耗在了江陵城外,关羽势必趁胜追击,夺回湘水之盟划走的江夏、长沙和贵阳三郡,甚至是威胁江东腹地,也不是不可能的。
应该说,此战吴军虽然失利,但至少,陆逊还是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的。
事实也正如陆逊所预测的那般:陆路的辎重部队根本挡不住汉军的脚步。
这不,经过一个夜晚外加一个上午的快速赶路,关将军所率的汉军迎面便撞上了吴军的辎重部队。
尽管吴军已经用粮车和箭塔临时构建出了一道防线,但这道防线在汉军的眼中,却依旧如一团土鸡瓦狗一般。
破局,几乎就在反掌之间。
因为兵力的不足,吴军虽然摆成了一个圆阵,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吴军是将主要的精兵全都集中在了正面。
那还有啥说的,正攻而侧击便是。
没有任何犹豫,重新拿回了先锋位置的关平当即做出决断:正面,王甫领三千兵马作佯攻之用,侧面,则由自己亲领五百校刀手绕行三里,进行突袭。
光是王甫所率的作为佯攻的三千精锐,便已经让吴军的将士们疲于奔命,不多时从侧翼杀出的由关平带领的五百校刀手,更是直接杀了吴军一个措手不及。
拿着一点不输给关将军的青龙偃月刀,关平几乎是一路狂砍,可谓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所遇之吴军几无一合之敌,手起刀落之间,关平便已经带着五百校刀手杀入了吴军的中军之中。
手中长刀奋力的横扫,吴军大纛连带着旗杆一起被关平斩落在地。
也就在关平斩落大纛的同时,跟随着关平一道杀入中军的五百校刀手,也不甘示弱地将吴军主将连带着他所率领的全部亲兵张军清扫干净。
吴军的军心随即崩塌,中军剩下的吴军士卒率先开始溃逃,紧接着便是后军,最后顶在最前方与汉军正在厮杀的吴军部队,也终于发现了自己中军的情况,没有任何悬念,几乎所有吴军都一股脑儿地放下了手中的兵刃便向后方逃去。
短短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溃逃便已经蔓延在整个的吴军战线。
这次倒是不需要汉军再去清理通道,吴军的逃跑速度甚至已经超过了汉军的追击速度。
稍稍用吴军的军械补充过一番之后,关平也是率领着先锋部队继续踏上路程。
直至此时,关羽所率的汉军主力,都还没有来到战场之上。
这显然不是关羽的主力部队走得太慢,事实上主力部队一直保持着雨前锋大约一个时辰左右的距离。
只能说,吴军败的实在是太快了。
这却也怪不得这支吴军,毕竟他们本来就是仓促应战,而且,他们也只是一支辎重部队,战力本就比自家的主力部队要差上不少,更别说与关将军的这支汉军精锐相比了。
能坚决地堵在路口,面对汉军的精锐,已经是很有勇气了。
更别说,汉军的这支先锋精锐,在关将军的麾下也是尖刀般的存在,更有继承了关将军衣钵的关平亲自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