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混战才刚刚开始

 令人汉军感到意外的是,随着吴军的撤离,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本该混乱不堪的江陵南城,依旧井然有序。 

 甚至就连被放任不管的曹魏降卒也没有掀起任何的波澜。 

 这显然并不是吴军所想看到的,也当然不是自然而然就发生的。 

 这其中,除了原本留在南城之中的汉军之外,南城的门阀世家们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之所以南城的门阀世家一方面南城的动荡 

 而能有一个完整的南城,对于现在的汉军而言,绝对是一个大好的消息。 

 毕竟,若是南城遭乱,遭罪的远不止是百姓,光是平乱就够汉军忙活的了,如此,汉军也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应对接下来的战局了。 

 是的,所有人都清楚,战局并没有随着吴军的撤离而结束。 

 至少在吴军主力撤出长沙和江夏之前,汉军绝不能掉以轻心。 

 当然,更重要的是,从襄樊战场匆匆退回江陵的汉军将士们,所想的可不仅仅是打退吴军。 

 要让敢于背刺的吴军付出代价,才是汉军将士们心中所愿。 

 复仇的火苗早已经在每个汉军心中点燃,只等着一个契机,就能燃起熊熊烈火,将这江东鼠辈全都付之一炬。 

 这也是吕蒙虽退,却不敢离开长沙的原因。 

 只是,在重新占据了南城,清点过手中的所有筹码之后,关将军发现,如今江陵的情况也是喜忧参半。 

 在兵力方面,得益于关将军的撤退及时,并以身开路,从襄樊战场撤下来的兵马并没有遭受什么损失,足足近三万四千多人安然回到了江陵,加上付燚手上近三千人马,以及南城隐藏起来的、暂时逃离的汉军陆续归来,整个江陵城的总兵力很快恢复到了巅峰状态的四万人马。 

 问题,也随之出现。 

 无他,为了尽快撤回江陵城,也为了让将士们有破釜沉舟之念,关将军在通过鄀县击溃拦路的吴军后,下令大军只携带了数日之粮草,其余全部焚毁殆尽。 

 换言之,关将军所带回来的大军,是没有多少粮秣的。 

 这本不该是什么问题,毕竟江陵城本就聚集了整个南郡的粮秣。 

 可问题是,江陵城的粮秣有近三分之二都存留在南城的粮库之中看,仅有三分之一不到的粮食留存在北城的粮库之中。 

 当然,若仅仅如此,问题也不算太大。 

 可该死的吴军在离开前,旁的都顾不上了,唯独这粮库,却是被他们给搬空了。 

 更要命的是,荆襄战场所需粮秣,大多也是从北城就近支取,再由附近城县运粮填补。换言之,本就存粮不多的北城粮库,还被支用了大量的粮草。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江陵城内,军粮已然不够。 

 即便是按照最低的配给,城内的粮草也只能支撑大军一月之用。 

 可如今的情况下,关将军显然不可能以最低标准进行配给,不仅不能以最低标准,相反,还要对大军多加赏赐,多给肉食才行。 

 付燚所部,坚守江陵,立下的大功还热乎着,甚至需要论功行赏呢,关将军岂能怠慢? 

 襄樊撤下来的大军,数日之内,徒步数百里,这才解了江陵之围,如今正是需要安抚军心之时呢,又怎能减配伙食。 

 而若是按照现有的情况进行配给,江陵城内的粮草,最多只能坚持二十日。 

 二十日,这绝对是一个危险的数字。不管是守城还是进攻,显然都是不足的。 

 好在的是,江陵城内军粮虽然有缺,民间的粮食却还充实。 

 当即,关将军也是令王甫拜访了各个世家,要求各家为大军支援粮草。 

 与此同时,关将军也是下令,从零陵、武陵两郡调拨粮草。 

 只可惜,世家虽大,但在庞大的军队面前,就显得有些渺
 

小了。 

 尽管南城的世家们也自知理亏,愿意献出部分的粮草。 

 可这点粮草,在四万多张嘴面前,还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即便是王甫手段用尽,也不过是让军中的粮草增加了一倍多些的数量。也就是说,不出两月,汉军还将面临断粮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