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拿下孟达回上庸(第3页)

 是的,上庸之军足足有着数千人(另有两千分别在房陵和西城两郡),为了不对城市造成太大的影响,其军营也是被设立在了城外。 

 当然了,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孟达和他一众的亲兵们也是纷纷被绑缚起来,并塞紧了嘴巴,扔在了几辆马车之上。 

 因为有着刘封的手令,付燚和关平一行人很顺利地便进入了上庸军营之中。 

 随即,付燚又是以刘封的手令,封闭了军营的同时,也是传召了军中所有校尉级以上的将领一个时辰后到中军帐内待命。 

 而在不到半个多时辰的时间里,刘封便是带着亲兵们已经从城内回返军营。 

 与之同行的,居然还有数车的金帛细软以及来往的信件。 

 光是看刘封进入中军帐后那一脸的怒容,付燚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没错:孟达那小子,一定是吃了! 

 倒是一旁的关平,似乎是并没有看到刘封的怒气,兀自问道:“公仲,情况如何?” 

 “在那厮书房之内,搜出与曹魏通信,不下十余封;更有魏国所赠之金帛细软,更有六箱之多。”刘封深深地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显然,此獠已经不是一日在与魏国联络了。甚至,某怀疑,自从其进入上庸以来,便与魏国联络上了。” 

 闻言,一旁本来还算淡定的付燚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将军,怀疑其进入上庸后便与魏国联络上,可有证据?”心有疑惑的付燚,也是当即问道。 

 “魏军书信之中,最早更在数月之前,便是明证。”刘封当即也是答道。 

 “这便麻烦了。”付燚当即蹙眉道。 

 不待关平和刘封问是什么麻烦,付燚便是抢先问道:“第一,查抄孟达府邸,可曾为世人所知?” 

 “虽则未有大张旗鼓,但某带兵直冲府邸,想来此事已经传开。”刘封也是再度回答道。 

 闻言,付燚的心中更是一阵地后悔,自己怎么就把他们两给忘了。 

 是的,令付燚后悔不已的两人,就是申耽和申仪两位申氏兄弟。 

 如果说吕奉先之后,孟达当为背叛之第一人,那么也只有这二位,或许能与孟达一较高下。 

 在孟达拿下了房陵郡后,申氏兄弟两便是带着上庸和西城郡投降了孟达。 

 等夏侯尚攻打上庸之时,申氏兄弟又再度背叛刘封,跟着孟达投降了曹魏。 

 到这里,看起来两位申氏兄弟倒是孟达的忠实追随者了,可当孟达叛魏投汉之时,出卖孟达的,又是这两位申氏兄弟。 

 怎么说呢? 

 你说他们忠于魏国吧,一被打,就立即投降蜀汉了; 

 你说他们忠于蜀汉吧,后面又两次都背叛了蜀汉; 

 至于孟达的追随者,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孟达之死,一多半就是这两位造成的。 

 显然,对于这两位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忠诚可言,所有的决断,都是利益二字而已。 

 因此,一旦得知荆州战事不利,想都不用想,这两位申氏兄弟一定已经在与魏国联系了。甚至,孟达之所以能在短短数月的时间里,便成功与魏国上层搭上线路,这申氏兄弟应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毕竟,孟达才刚刚进入上庸,就能跟魏国搭上关系,还是中高层,只能是有人在从中搭线。 

 很显然,在上庸三郡之中,也就申耽
 

和申仪两位申氏兄弟有这样的能力和势力,为孟达和魏国中高层搭上线。 

 如今刘封大摇大摆地将孟达的府邸给查抄了,这无疑是在给申氏兄弟示警。 

 一旦他们狗急跳墙,事情可真就麻烦大了。 

 要知道,这两位申氏兄弟才是真正的地头蛇。 

 既然历史上他们能坑死孟达,那么一不小心,现在的他们也能坑死咱们。 

 这着实也是怪不得付燚,毕竟,申氏兄弟在历史上的描写实在是太少了,付燚也是从孟达搭上魏国的时间不合理上推断出来的。 

 只是,事情已经发生,再后悔也没有用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示警何尝不算是一次打草惊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