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魏吴联军困江陵(第2页)

 是的,吕蒙并没有就地发起对江陵城的进攻。 

 无他,从知道了江陵城内粮秣短缺的那一刻起,吕蒙便已经是制定好了对江陵作战的方案——坐等江陵粮尽,迫使汉军与自己和魏国联军决战。 

 已经打过一次江陵城的吕蒙可太知道这座坚城到底有多难打了。 

 甚至可以说,要不是知道江陵城内粮食短缺,即便是有魏军助阵,吕蒙也未必敢再来一次江陵之战。 

 随着营寨的建立,吴军的将士也随即以千人为单位,开始绕着江陵城开启了巡逻模式,甚至就连夜间都不放过。 

 之所以这么做,吕蒙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将江陵困死。 

 人员进出没关系,吕蒙区区八万兵马也没法彻底封死人员的进出,但粮食物资却是绝不允许进入江陵城。 

 也就在吕蒙的吴军抵达江陵城的第四日,吴军实质上已经初步形成了对江陵城的围困之后,魏军也是终于缓缓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是的,明明三日之前魏军的先锋便已经接近了江陵城,可张辽就是不现身; 

 甚至两日前,曹仁的主力大军已经抵达江陵外围,明明魏军几乎已经藏无可藏,也不需要再藏,可曹仁和魏军依旧没有出现。 

 如果说张辽的先锋大军不现身,还能用为了打汉军一个措手不及作为借口。 

 那么曹仁的不肯现身,那就只能是一个原因了——魏军就是想要让吴军先行开打! 

 很显然,在曹仁的剧本之中,魏军的到来应该是来捡桃子的,而不是和吴军一起来啃骨头的。 

 只可惜,魏军聪明,吴军也不傻。 

 既然知道魏军想要捡桃子,吴军又岂会轻易答应,更别说,吕蒙所制定的计划本就是围而不攻。 

 于是,吴军也是悠哉悠哉地在江陵城外与汉军对峙,丝毫没有攻城的想法,甚至连攻城的器械都没有怎么准备,就是在等着魏军的到来。 

 而看着吴军对江陵城就是围而不攻,曹仁也是气不打一处来:说好的吴军先行发起进攻,怎么等自己到来,却变成了这番模样? 

 不由得,曹仁对吴军和吕蒙的无耻也是有了新的认知。 

 可面对如今的情况,曹仁和魏军却有些骑虎难下了。 

 就此回师吧,浪费了时间与精力、粮秣尚在其次,这打败关羽的机会可不是想有就有的,曹仁显然并不愿意就此放弃。 

 也就在曹仁犹豫不决之时,身为先锋的张辽却还在一旁建议,吴军一日不攻城,魏军便一日不现身。 

 已经知道自己即将被替换的张辽,自然不是为了引起曹仁的反感,相反是真心实意地为了魏军着想。 

 毕竟,此刻急的不应该是魏军,而是吴军才对。 

 魏军即便退军,失去了也不过就是一次打败关羽的机会而已,襄樊战场至少还是安全的; 

 可对吴军而言,若是失去了这次打败关羽的机会,他们要面对的可将是关羽乃至整个蜀汉的怒火。 

 因此,只要魏军不出现,吴军未免被汉军报复,必然还是要出战江陵。 

 这个道理,在张辽看来,几乎一目了然。 

 只是,这样在张辽眼中本该一眼看破的道理,到了曹仁这里却是怎么也转不过这个弯来。 

 甚至,听了张辽的话语,更加坚定了曹仁想要直接出战的决心。 

 这倒也不能全怪曹仁,更不能说明曹仁就是个草包。 

 曹仁再怎么说也是如今曹家宗室的第一将,虽然或许跟关羽、张辽这样的名将相比,稍有不如
 

,但也不会差距很大。 

 之所以张辽能够如此冷静地看透本质,而曹仁就是说不同,不是因为张辽比曹仁聪明多少,只是因为曹仁比张辽更加迫切地想要打败关羽、赢下这场战争。 

 站在一个迫切想要打败关羽之人的角度来看:魏军其实并不比吴军有多少优势。 

 今日放过了关羽,率先遭殃的自然会是吴军,可转过头,魏军还不是要步吴军的后尘。 

 即便如今的襄樊战线已经有了大大的增强,可来年大胜了吴军之后的关羽军团,又将膨胀到什么程度,谁能说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