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破襄阳智夺城门

 一旦在绞杀吕常所部的过程中,哪怕有一人逃脱,并在汉军回返襄阳城前,先跑回了襄阳,那付燚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思虑再三,付燚还是决定,执行最初的计划——直袭襄阳。 

 当即,付燚也是连夜唤醒了校尉级别以上的将领。 

 密不透风的中军帐内,付燚随即也是开始了最后的战术布置。 

 “丁堃。”付燚随即也是第一个点将道。 

 “末将在。”上次就负责袭扰魏军的丁堃丁校尉立即抱拳答道。 

 “上次对魏军的袭扰很是成功。”付燚先是表扬了丁堃一番,随即也是下达命令道:“这次,你的任务,还是继续对魏军进行袭扰。” 

 “不过,这次的目的,不是要让魏军疲惫,也不需要将他们引向宜城。只需要不断袭扰,让魏军认为我军还在故技重施,放心南下即可。”付燚再度补充道:“因此,这次,我只能给你两百步卒。” 

 面对襄阳坚城,即便是已经将其主力调出了城,付燚依旧不敢掉以轻心。他必须尽可能地集中兵力,以确保对襄阳城的绝对优势。 

 两百人,已经是付燚能接受的,为调离吕常所部而分兵的上限了。 

 “拖住魏军至少三日,能做到吗?”付燚有些严肃地问道。 

 注意,付燚说的是“拖住”而不是“袭扰”,换言之,若是吕常在途中预感到了什么,丁堃所部就需立即变身为阻击部队,拖住吕常所部回返襄阳的脚步。 

 虽然这样的事情几乎不会发生,可一旦发生,以两百人阻击两千多人,丁堃所部势必将面临十死无生的后果。 

 丁堃自然也明白付燚此番命令的深层含义,只是丁堃却是没有的犹豫,当即便是抱拳领命道:“是,必不负将军所托。” 

 微微点头,付燚显然对丁堃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转过头,付燚随即也是继续下令道:“传令襄阳城内校刀手,立即开始向城西运动,三日内必须全部运动到位,四日后卯时,混杂在出城百姓队列之中,趁襄阳城开城门放下吊桥之机,夺取西面城门,并以满载之马车,控住吊桥,坚守至我军主力抵达。” 

 “是。”身旁一名传令兵立即抱拳领命道。 

 是的,付燚将进攻襄阳的时间放在了卯时,而不是人员最为疲惫和疏忽的夜间。 

 原因嘛也很简单,当然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失败的可能,增加战胜的几率。 

 对于付燚所部而言,如今的襄阳城最难突破的无疑就是城墙。 

 直接强攻城墙当然是不可能的,哪怕襄阳城只有区区两千人,有城墙的加持,面对付燚手上区区五千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也因此,以校刀手控制城门,进而直接进入城内,才是付燚所部唯一能打进襄阳的唯一办法。 

 而与其他地方的城池不一样,襄阳城外是有着一圈数丈宽的护城河的。 

 也就是说,付燚的校刀手份光是控制城门还不够,还得将护城河上的吊桥放下才行。 

 夜间虽然有利于城内校刀手的隐蔽,可要接应城外的主力,校刀手就必须兵分两路,将城门和控制吊桥的机构一起拿下。 

 要命的是,这吊住桥梁的锁链机构,却是设置在城楼之上。 

 即便校刀手趁着夜色拿下了城楼上的吊桥机构,可一旦开始释放吊桥也势必被魏军发现。身处城楼之上的校刀手们,立时就会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魏军的反击。 

 以区区三百兵力,守住城门便已经是捉襟见肘,就更别说还要分兵前往城楼了。 

 与其分兵导致处处有被突破的可能,倒不如将兵力集中在城门。 

 一来,只要吊桥放下,魏军想要收回去本就不容易;二来,汉军只要将满载石块的马车开到那吊桥之上,城门上的魏军想要再将吊桥拉起来,几无可能。

 

 当然,前提是守在城门前的三百汉军校刀手们,能够顶住魏军的疯狂反扑。 

 甚至,在魏军的疯狂反击之下,校刀手的损失,也几乎是可以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