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将战事留给吴军(第2页)

 闻言,包括曹仁在内的众将,也是齐齐地意外地看着乐进。 

 但见乐进眼中,却是充斥着坚毅与决然。 

 瞬间,众将也都是明白了过来,乐进这是想要与关羽“同归于尽”啊! 

 你别说,乐进的这一请命,还真有不少支持者。 

 毕竟,关羽的破坏力,除了扬州而来的两万大军外,其余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若是这次放过了关羽,天知道之后自家需要付出多少的代价才能再度打败关羽。 

 与其放虎归山,不如付出一定代价,将之消灭在此。 

 而如今有乐进将军愿意“舍生取义”,众将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只是除了曹仁之外的众将的想法,身为主将的曹仁却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以两万精锐外加一个乐进,换关羽一人,曹仁并不愿意。 

 当然,曹仁的想法也不是无的放矢的: 

 首先,从曹仁的角度来看,关羽的确可怕,可在成功坚守住襄樊防线之后,曹仁对于自己的防御能力还是有所信心的。 

 只要襄樊两城仍旧在自己的手中,曹仁就有把握能够挡住关羽的北上。 

 当然,久守必失,因此这一点并不是最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此刻的关羽已经是年过五旬的老人了,再加上此战的受伤以及对荆州军团的消耗。 

 曹仁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至少在数年之内,若无大的变数,关羽的荆州军团将再无北上之能力。 

 而数年之后,关羽即将达到耳顺之年,自己又有何惧于一老头。(黄忠:哦,是吗?\/夏侯渊:你xxxx) 

 除了曹仁主观意图上的不愿意之外,客观条件上,也根本不允许曹仁同意乐进的分兵之举。 

 很简单的道理,即便是乐进和这两万大军留下,到底能不能打败关羽军,也依旧是个未知数,吴军背刺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而自己麾下若是少了这两万大军,仅凭剩下的四万五千大军,想要夺回襄阳城,难度又将增加一倍不止。 

 最简单的账单是:现在全撤,只要及时拿回襄阳,魏军损失的不过就是区区数千人马和若干粮草而已,这点损失,根本不值一提;可若是不撤或是部分撤离,至少都是个伤筋动骨,且还是前途未卜。 

 换你是主将,你要怎么选。 

 应该说,此时的曹仁着实是对乐进有些不爽了。 

 可问题是,在曹仁接下来的安排之中,乐进这一环,还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不由得,曹仁甚至有些怀念起徐晃和张辽了。 

 不过,曹仁也是很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略作思考一番之后,也是继续耐心地分析道:“乐将军,你认为汉军冒险进占我襄阳,其目的在何?” 

 “自然是解江陵之围也。”乐进虽然不明白曹仁明知故问的意图何在,但还是认真地答道。 

 “如何解?”曹仁随即继续问道。 

 闻言,乐进也是微微皱眉。无他,这个问题,乐进之前便已经说过,如今又被提问,心中自然是有些不爽。 

 不过,碍于曹仁乃是主将,乐进还是继续答道:“自然是围魏救赵,调我军回援了。” 

 “好,我军回援了,江陵之围就解了吗?”曹仁随即也是继续问道。 

 “那是自然,以吴军战力,根本不敢与关羽军一战,若我军北返,吴军必退,如此江陵之围自解也。”乐进随即也是接着答道。

 

 “哦,是吗?”曹仁闻言却是微微摇头道。 

 话音落,乐进也是很快反应了过来。 

 “将军之意是?”乐进有些激动地说道:“粮草?” 

 “然也。”曹仁点点头,道:“江陵城粮秣不足,因我军封锁,城内粮秣消耗更甚。因此,即便我军撤围,汉军缺粮之危机,依旧未能解除。” 

 “因此,逼迫我军撤围,只是第一步。分而战之,才是汉军解围的关键。换言之,随着我军撤军,城内汉军必与吴军,或我军有所一战。战于我军,则可打通襄阳通道,从而获得粮草;战于吴军,则可取长沙郡之粮秣。”曹仁一边凌空比划着,一边向众人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