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魏军北返曹仁留

 迎着众将的目光,乐进心中虽是不愿,却也必须承认,曹仁说得的确有道理。 

 略略沉吟,乐进也是抱拳而道:“将军所言的确有理,想要将战事留给吴军,并且尽快反攻下襄阳,全军北返,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微微抬头看向了曹仁,乐进的话锋却是忽然一转,道:“只是,我军一旦撤离,恐怕吴军立即就会撤离啊,即便因为时间差的关系,汉军不会舍近求远,应会选择追击吴军,可如此一来,吴军坚守等我军归来,也就成了不可能之事啊!” 

 面对乐进的再度反驳,曹仁似乎也是早有所料,当即便是说道:“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我军悄然离开便是。” 

 “这?”乐进微微皱眉,道:“我军如今与吴军相距不过数里之距离,即便是夜晚行军,也恐怕很难逃过吴军的斥候的探查吧。” 

 “留下千余人,以演大军日常,虽欺瞒不了太久时间,暂留住吴军,应该不成问题。”曹仁也是接着答道:“只要汉军开始进攻,吴军只要不想被一击而溃,就只能固守了。” 

 “可若是吴军派人来查看?”乐进接着问道:“又该如何是好?” 

 “本将留在营中,吴军见主将尚在,自不会起疑。”曹仁当即也是笑着说道。 

 “这,这如何使得!”闻言的乐进当即便是急了,道:“将军身系荆州安危,仅留千余大军在身边,一旦汉军发起进攻,将如何是好?” 

 由不得乐进不急啊,这几乎是他一手将曹仁推到了殿后的位置。 

 曹仁,那是什么人,宗室第一将也不为过,深受曹操信重,这万一他要是在这江陵城外,因为自己而出点什么事情,那曹魏还能有自己的容身之所了? 

 看着乐进急切的表情,曹仁知道,自己的谋算算是成功了。 

 当即,曹仁也是接着解释道:“我军麾下尚有骑兵数千,此番留下,当以骑兵为主,即便不敌,吾要脱离,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是?”乐进还是有些担心道。 

 其实,乐进的担心着实是有些多余了。 

 曹仁作为宗室大将,怎么可能因为乐进的原因就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地呢! 

 之所以留下,一是曹仁有绝对的信心能够保全自己,二则是曹仁有着更大的野心。 

 实际上,曹仁还真没有骗乐进,他就是要让吴军放心地留在江陵,从而彻底地引发汉、吴之间的大战。 

 不过,开端的诚实,却不代表结果也是诚实的。 

 曹仁从来没想过要再度回返江陵,也从不认为,自己能够在关羽的面前打什么时间差。 

 而曹仁想要的,从始至终就一件事情:让汉、吴打起来。 

 最好的结果,自然是两败俱伤。但其实不管是汉军顺理成章地击败吴军,还是吴军突然爆发击败汉军,实际上曹仁都能接受。 

 很简单的道理,只要两军相战,汉、吴之间则必有一伤。 

 这对于曹魏而言,本就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只要两军开打,就不可能轻易收场。 

 汉军败,蜀汉势必不肯轻易罢休,来年反击荆州几乎是必然之事;当然吴军败,情况也是一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吴两国不死不休的局面,甚至比拿下了江陵再度迫使孙、刘联合的局面,还要更好。 

 如此想,当然有些自我安慰的意味,但也不得不说,这已经是在襄阳沦陷后,曹魏一方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了。 

 这也才是曹仁必须留下的根本原因。 

 而既然曹仁自己要留下误导吴军,大军便只能由乐进率领反攻襄阳。 

 为了让乐进能够为自己下死力,曹仁一而再、再而三地纵容乐进的质疑,并与之解释、分析,试图将乐进的思想彻底统一到自己一边。 

 眼见着火候差不多了,
 

曹仁也是装作了一副有些不耐烦的模样,摆摆手,道:“没有什么可是的。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除非乐将军还有其他办法,能满足你所说的三个条件,本将也是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