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来自吴军的付出

 吴军所期盼的魏军,其主力已然离开鄀县,向中庐进发,就连曹仁所率的最后千余人,也已经在大战开启之际,向北奔逃而去。 

 倒是刘封和关平的上庸军,此刻却是已经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加入江陵战场。 

 可以说,此刻的吴军已经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唯一的悬念不过是吴军要付出多少的代价而已。 

 当然了,身在局中的吴军将领们对此却是一无所知,甚至,包括吕蒙在内的吴军将领们还在做着一举击溃汉军的梦呢。 

 于是,一队队的吴军士卒如同矿料一般被无情地填入了战线之中,又很快被消灭在汉军的默契配合之下。 

 好消息是,因为吴军不计代价的投入,倒是让汉军推进的速度逐渐缓和了下来。 

 坏消息是,即便陆逊等人已经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却也依旧无法弥补战斗力上的差距,虽然勉强稳住了战线,却还是节节后撤,就更别提逼出汉军的预备队了。 

 没办法,在这样正面的交锋之中,拼的就是双方将士的综合战力。 

 或者说,在兵力也没有绝对的碾压情况下,双方战士的战斗素养就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而将领,只要不是断崖式的差距,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很难起到太多的决定性作用了。 

 陆逊当然是名将,但在这正面对轰的战斗中,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事实上不仅仅是陆逊,左右两翼的徐盛和朱然所部也是一样。尽管他们已经想了很多的办法,但防线依旧不住地向着己方靠近着。 

 尤其是王甫所在的的吴军右翼,朱然更是苦不堪言。 

 当然了,随着战斗的不断进行,疲惫感上来之后,有着更多兵力优势的一方可以凭借着更加频繁的换防,从而取得战力的优势。 

 只是,此刻的吴军显然等不到换防了。 

 对于前线的情况,身为主将的吕蒙吕大都督自然也是洞若观火。 

 眼看着时间一点点的流逝,吕蒙自然也知道,前线将领能用的办法也都用尽了。 

 问题是,即便吕蒙作为大军主将,其实他也并没有更多的办法,除了增兵。 

 说实话,吕蒙是不想增兵的。 

 谁先增兵,也就意味着谁先揭开底牌,而底牌一旦被先揭开,对手就能随机应变,因此,先揭开底牌的一方,往往也就意味着将要丧失战场的主动权。 

 看了看渐渐升起的太阳,又看了看还在步步后撤的战线,吕蒙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传令,中军出兵一万,支援中路陆逊所部。” 

 闻言,一旁的虞翻也是微微一愣。 

 虽说前线的情况不容乐观,但很明显不管是两翼还是中路的陆逊所部,都还能坚持,此时投入援军,着实是有些令人费解。 

 似乎是听到了虞翻心中的疑惑,吕蒙随即也是接着补充道:“命陆逊务必坚守住阵线,援军至后,不准再行后撤,尽可能将汉军预备队也给调出来。” 

 此话一出,虞翻瞬间也是明白了过来。 

 的确,若是将魏军视为自己底牌的话,出援兵一万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除却前线的五万人(包括刚刚下令的一万),此刻待命的吴军还有三万人,足可以在魏军出现后进行反击了。 

 “是。”明白过来的虞翻也是立即领命道,随即,想到左右两翼报上来的情况,虞翻也是再度试探性地问道:“大都督,左右两翼是否也派些援军过去?” 

 闻言的吕蒙也是略作沉思,道:“不用了,汉军毕竟兵力有限,其主力明显在中路,左右两翼各有一万大军,足以顶住汉军了。若是再分兵,恐怕反击之时,我军兵力不足,无法配合魏军彻底绞杀关羽军矣。” 

 “是。”虞翻随即也是抱拳领命道。 

 很快,在虞翻的亲自调配之下
 

,整整一万吴军精锐,也是缓缓开入了前线战场。 

 而得到了生力军后,陆逊随即开始发力,不仅是稳住了战线,甚至吴军还趁着汉军疏忽之际,反推了数米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