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江陵之战暂告结
为了避免被关将军追上,吕蒙无奈地再度使用壮士断腕的手段:以五千大军为代价,拖延住关将军的进程,从而为他回返长沙郡并重新布防赢得时间。
所谓“慈不掌兵”,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应该说,以牺牲少数兵力为代价,获取更多兵力的生存,也是此刻的吕蒙最佳更是必然的选择。
可问题是,此刻的吴军已经将无战心,士有惧意。
除非遣上将一员,以绝对的个人威信约束住麾下的将士们。否则,以如今这股散沙一般的军队,哪里还能承担殿后这样的任务。
果然,在接到了吕蒙的命令之后,被点到的将士们,上至裨将下至普通士卒,无不一脸愁容。
只是碍于军法,这五千大军还是停下了继续南下的脚步。
不知是因为时间太过仓促的原因,还是这伙吴军根本就不想阻击成功的缘故。
他们甚至都没有对周围的地形多作查勘,几乎是就地便开始了展开,转眼之间便是列阵完毕,准备迎接来自汉军的冲击。
应该说,从部队停下并展开迎战的速度来看,这伙吴军几乎将执行力给拉满了。
可问题是,他们选择的阻击场地着实是不怎么好。
人家法兰西还知道靠着阿登森林构筑马奇诺防线呢,这伙吴军倒好,直接就在平地上展开了防御。
很显然,只要汉军愿意,完全可以绕过这伙吴军继续追击。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汉军绕道而行,势必也要耽搁不少的时间,如此一来,怎么不算是阻击成功呢!
更重要的是,在平原虽然不是阻击的最佳地点,但却是撤退和逃跑的最佳地域。
可以想象,一旦阻击失败,这伙吴军立即就可以朝着四面八方四散而逃,汉军根本追无可追,除非他们彻底放弃对前面吴军主力的追击。
而若是吴军选择在一个山坳中阻击,那就不一样了,受限于地形,吴军的确能很好地起到阻击的作用,可逃起来,吴军也只有一个方向可逃,极有可能被汉军给包抄了。
更重要的是,以现在吴军的军心战意,即便占据了地利,又能多坚持多久?
甚至还不如让汉军绕行的时间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看似慌不择路的当道扎营的选择,实际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是这伙吴军为数不多的活命的办法。
不得不说,在生死面前,即便是一个小小的裨将,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
可偏偏,他们遇到的对手不是旁人,而是关将军。
这边吴军就地阻击的动静也是被斥候飞马报知了行进中的关将军。
若是换了一般的汉军将领,那肯定会选择一番绕行,以期以最快的速度追上吴军的主力。
可关将军却并不这么想。
从吴军的布阵之中,关将军已经看到了吴军将领的怯战。
既然如此,一生骄傲的关将军又岂会因为如此怯战之军而绕路。
当即,关将军便是果断下令:“大军以锋矢阵,直冲吴军军阵!”
随着关将军的命令下达,行进中的汉军也是随即变阵。
不过转瞬间的功夫,汉军便已经如同一根离弦之箭一般,急急地射向了吴军阵线。
能在行进之中变换阵型,这可不是轻易能做到的,普通的将领,就算是在静止状态下布阵都且要费些功夫,就更别说在行进和运动之中变换阵型了。
既要快速的变阵,还不能影响行军的速度,其难度可谓是呈指数性增长。
可偏偏,在关将军指挥下的汉军却是轻而易举地完成,并且其速度丝毫不比静止状态下慢。如此汉军,其精锐程度,可见一斑。
而在吴军裨将看到汉军中那“关”字大纛的第一眼,甚至都还没来得及看清
楚汉军的阵型之际,他就知道:完了,全都完了。
若是他早知道是关将军亲自追击,他一定不会再花那么多的心思,直接逃或许就是唯一也是最好的办法。
就在吴军的裨将犹豫着要不要立即逃跑之际,汉军的先头部队却是已然来到了近前,悍然发动了对吴军阵线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