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进攻不如暂停下(第2页)

 显然,他们也并不是不知道麾下将士的疲惫,只是被眼前的巨大利益所蒙蔽了双眼。如今被付燚戳破了眼前的幻境,自然也是深刻认识到了情况的严峻。 

 但凡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付燚所言的确有理,自然也都明白北上之路已经几无可能。 

 既然“北上”已不可能,不由得,众将也是默默将目光重新投向了“南下”。 

 不由得,关平等人也是向着付燚投出了钦佩的目光。 

 打死他们也没想到,刚刚还是必败的局面,付燚一出口便是将局面彻底的翻转了过来。 

 甚至就连关将军也不由得捋了捋自己的长须,倒不是付燚的论述有多么的惊艳,关将军更看重的,却是付燚在其中保持的冷静的头脑。 

 麾下将领虽多,但能在如此巨大的胜利与利益面前保持着绝对的冷静,着实是不易。 

 而这份冷静,正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所必须的素质。 

 也因为付燚的这一番话语,关将军对付燚也是更加满意了。甚至,关将军已经在心中考虑是否要将这“南下”的任务交给付燚了。 

 是的,随着战事的不断推进,年近六旬的关将军也渐渐感受到了一丝丝的力不从心。 

 尤其随着江陵之战的胜利,荆州地盘的急剧扩大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关将军迫切地需要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副手,来分担他的重任。 

 若是以前,关平或许是无奈中的选择,但现在,付燚俨然已经成了关将军的第一选择。 

 关将军唯一有些担忧的,便是付燚的军功虽高,却到底崛起太快。而若是能在接下来的“南下”作战中继续磨练一番,便可以顺利地成为关将军手下第一副将,从而承担起更多更重要的任务了。 

 可惜的是,付燚的话语还未说完。而关将军的一番好意与众将的殷切希望,却是在付燚接下来的一番话语中化为了泡影。 

 “将军容禀。”见众将已经接受了北上无望的事实,付燚却是再度开口道:“末将以为,北上已无可能,但南下却也非是良选。” 

 此话一出,已经被说服的众将瞬间也是一惊! 

 怎么的?南下也不行?这是什么意思? 

 显然,众将一时间根本无法理解付燚所言。 

 倒是坐在上首的关将军看着付燚,若有所思了起来。他算是终于知道了为何刚刚的付燚会眼观鼻鼻观心了,原来,此时的他既不想北上也不想南下了。 

 再结合付燚之前派人到边境寻自己,所提出的“以少量兵力北上,主力立即南下”的建议,关将军隐隐已经猜到了付燚的想法。 

 不过,猜到了归猜到了,关将军却还是点点头,道:“细说之。” 

 “是。”迎着众将诧异的目光,付燚也是接着说道:“若是数日之前,我大军主力尚在襄阳郡边境之时,我军尚可以南下长沙,至少拿下长沙郡不成问题。 

 可如今,我军主力又经过数日跋涉来到襄阳城。此刻南下,光是路程便又要十余日。这还是我军不顾疲惫,奋力赶路的条件下。即便如此,一来一去之间,吴军已经至少有一月之期做防守之准备。” 

 “再攻,恐怕不易也。”微微摇头,付燚也是稍作总结道。 

 此番付燚的意思也很明白:南下的机会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渺茫。 

 不过,这次付燚话说完,迎来的却并不是所有人的认同。 

 甚至有人当即便是反驳道:“难打不是不能打!而且我军难打,吴军只会更难打。” 

 随着一人反驳,顿时又有更多的将领们加入了战团,道:“而且,战机难得,
 

就此放弃了如此难得的机会,江陵之战岂不是白打了?!” 

 ...... 

 “当然不是!”付燚闻言倒也不恼,反而是继续说道:“此番江陵之战,吴军损失惨重,仅仅兵力之损失,便非一朝一夕可以弥补的。换言之,时间实际是站在我军这边的。” 

 闻言,众将却似乎没有听懂付燚的话语,纷纷皱起了眉头:刚刚还说因为南下之机会因为时间的拖延而变得渺茫,怎么这会儿怎么又说时间站在我军这边,这不是自相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