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带着任务返荆州

 既然要北伐,占据蜀汉近半实力的荆州军团自然也是要行动的。 

 只是为了保证此事的绝密,按照军师的布置,在之前的计划中,应该是蜀中出兵之后,再行通知荆州出兵协助。 

 这样一来,荆州知晓此事势必要慢上些时日,自然从效果上来看,也势必会要打上一些折扣。 

 甚至,为了能尽快配合上蜀中军团,荆州军团的出击难免会有些仓促。 

 不过,这个问题,却是随着付燚的提议而变得迎刃可解起来。 

 诚如付燚自己所言,只要现在就将其“赶回”荆州,不仅能麻痹更多的人,从时间上来说也是刚刚好好。 

 当即,虽然皇叔也觉得有理,但还是第一时间向军师看去,并问道:“军师以为如何?” 

 这自然是对军师的尊重,当然,另一方面,既然要改变计划,提前投入荆州军团,那相应的战略战术安排,势必也需要进行调整,而这显然是需要由军师来进行把总。 

 闻言的军师当即也是点点头,随即却是看向了付燚,问道:“付将军,若自荆州出击,你将如何对兵力进行安排呢?” 

 话音落下,皇叔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付燚。 

 说实话,这并不好答。非得对荆州军团有十足的了解,更要对整体战局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当然,这也是从一名将军到一名统帅,必须经历的过程。 

 而这也是军师对于付燚的一次考校,更是付燚的一次极佳的表现机会。 

 可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在皇叔和军师的面前表露自己的才能的。显然,军师已经是将付燚当成是大汉的核心成员对待。 

 这也很正常,如此忠心耿耿之人,而且付燚既是荆州之人,又还是关将军的下属,换言之,他既是荆州系的一员,又是元从系的种子,可谓buff叠满。 

 不管出于怎样的考虑,付燚都应该也必须是军师重点培养的对象。 

 而付燚自然明白军师的良苦用心,当即在略略思索过后,也是坦然答道:“目前荆州军团总计兵力,大约在七万左右。 

 其中,江陵、襄阳两城内,需各留一万大军,以免重蹈当日江陵被围而大军被迫撤回之覆辙。 

 故,荆州方面,可用于北伐之军力,大约在五万上下。” 

 闻言,皇叔和军师也是微微点头。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准确把握己方的实力,也是合理安排战略战术的前提。 

 当日,这一点对于刚刚从荆州而来的付燚而言,显然并不是什么难题。 

 因此,皇叔与军师也并未置可否,而是等待着付燚接下来的话语。 

 “敌军方面。”付燚随即也是继续说道:“其重点布防在樊城,由大将乐进驻守,经数月之整补,其兵力已达两万有余; 

 其次,便是南阳郡治宛城所在,虽无大将,却有兵卒约八千人众; 

 最后,便是江夏方面,有大将文聘率军约五千人驻守。 

 另外,豫州方向,徐晃所部尚有数千兵马屯驻守,不过战略初期,可暂不纳入考虑范围。 

 还有东吴方面,吕蒙所部已撤离长沙,江陵有一万驻军,可保南方无虞;陆逊所部数千人屯驻江夏,亦无威胁襄阳之可能。 

 换言之,战略之初,即便料敌以宽,我军所需考虑者,便是以乐进为首的南阳、江夏二郡之三万三千人。” 

 随着付燚的介绍,整个魏军的在荆州的布置也是徐徐展开在了皇叔与军师的眼前。 

 不用问,付燚必然是对荆州周边的情形有过一番深入的了解,否则也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将魏、吴两国的兵马都介绍得如此清晰。 

 不过,皇叔和军师更加在意的显然还是付燚接下来的安排与布置。 

 付燚也是略略停顿了一番,这才接着说道:
 

“以微臣所见,因我军已在襄阳立足,实际上樊城于我军而言,并非十分必取之地,加之其内兵马聚集,攻之不易也。 

 若我军停驻于樊城之下,或也可吸引魏军注意,为北伐陇右之地创造条件。但因着樊城城高兵足,实际吸引魏军之效果必然有限。